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古时年味浓 吴婷

来源:肥西报 2021-02-01 11:28   https://www.yybnet.net/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叫做“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确立在汉武帝太初元年。

古时如何过年?又有哪些民风习俗?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祭灶扫尘、燃放爆竹、插挂桃符和饮屠苏酒等过年习俗。

腊月廿三或廿四叫小年。首先祭灶,然后扫尘。祭灶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腊月廿三的祭灶是请灶神,而除夕晚上的祭灶则是送灶神。

灶祭扫尘后贴春联。桃符是最早的春联,古代挂在门上的两块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能辟邪驱鬼,所以选用桃木来做成桃符悬挂门上。

五代时候还在桃木板上书写对联,到了明清开始兴起纸制的春联。《燕京岁时记》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年前的习俗在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也有涉及。“已到了腊月廿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腊月三十(月小廿九)的晚上称为“除夕"。吃完年夜饭长辈便要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而后一家人共同守岁。压岁钱原本为了帮助孩童辟邪,让其平安过年,后来逐渐演变成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守岁习俗最先见于西晋的《风土记》:“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到了大年初一,首先是迎年。在凌晨燃放爆竹祈愿平安,是迎年的第一件事。《清嘉录》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病,谓之‘开门爆仗’。"接着喝屠苏酒、祭祖叩拜,保佑一年平安吉利。

新年第一天还有很多忌讳,如不能动刀剪,不能扫地倒垃圾,妇女不回娘家等等。从初二开始出门拜年。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描写了宋代拜年情形:“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古时过年,始于腊月廿三或廿四的小年,止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这期间有很多娱乐活动,如投壶、高跷、木偶戏、陀螺、杂技、听戏等。

《宛署杂记》中还记载了明代正月赏灯会走百病的活动。清人查慎行的《凤城新年辞》“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写出了在休闲的春节期间,农家女子们飞针走线为家人赶制新衣的热闹情景。

古时过年,上至宫廷官邸,下到民间百姓,习俗众多,年味浓厚。相比如今的春节,古时丰富多彩的过年习俗与活动让人好生羡慕!

新闻推荐

城镇宜居宜业 新路越走越宽 “十三五”时期万州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破浪前行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一个个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这些真实写照,无不体现着近年来万...

相关推荐:
《敢为天下先》2021-02-01 09:06
猜你喜欢:
评论:(古时年味浓 吴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