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杨静 胡璐
进入冬季,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气温骤降。但护猴员余小德还是和往常一样,准时扛着给滇金丝猴准备的食物,徒步到投喂点。
口哨声响起,隐藏在林间的猴子们拽着树枝,纷纷下树,蹦跶着来到余小德身边,敏捷地接住余小德投喂的松萝。
今年64岁的余小德是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响古箐村民小组的村民,村庄附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区域。因为生态扶贫,他成了护林员、护猴员。
据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赖建东介绍,20世纪80年代前后,打猎和伐木等行为对滇金丝猴栖息地造成了破坏,猴子的生存面临极大挑战。
为了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国家建立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的保护模式,将保护与周边居民的生存发展相结合,而选聘生态护林员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下转第二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闻推荐
一年一度秀公司年终福利的时候到了,杭州的滨江集团又成了意料之中幸福感最强的房企。1月29日,滨江集团发布了一则《关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