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 鲁畅 郭敬丹 周颖) 超大城市将如何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控体系,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要加快打造若干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完善应急科技攻关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等。
“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老冠病毒’,还是不知道的病毒,只要是进来,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把它限制住。”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认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对病毒早发现、早控制的重要基础。
“期待尽早立项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打造一支公共卫生的精锐队伍,更好地服务广东公共卫生安全。”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主任周琳说。
张文宏认为,未来要组建一支非常完善和强大的公共卫生队伍。“这支队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疾控队伍,另一个是临床公共卫生队伍,同时要给予这支队伍非常好的维护及培训。”张文宏说。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认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显迫切,各大医学院应扩大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招生数量,可以设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双学位,培养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人才。
同时,要加快医疗领域科技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药物还是疫苗,都要求我们的医疗技术在国际上居于领先。所以,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上,不单要做到设备完整,更重要的是科技要领先。”张文宏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捷克、英国古生物学者近日在1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