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近年来,不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出现关门停业甚至跑路等情况,导致家长学费无处追讨,如何规范这一市场?
在2021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王珏等提交了一份联名提案《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力度的建议》。
王珏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对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意见和办法来规范市场行为,监管力度也有所加强。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处罚细则。
“譬如在课程预付费周期方面,(上海)明确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但目前没有细致的规定,缺乏处罚的依据,同时在综合执法过程中的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市级层面尚未出台具体行政处罚事项及依据清单。”王珏表示。
对此,王珏等委员建议从法规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充,以促使市场监管、综合治理工作后续推进更为顺利。
王珏等委员建议,市联席会议协调办公室牵头研究相关法规,填补超过三个月预收费周期等行政处罚设定空白,明确和完善相关处罚措施,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学员、家长、教师、培训机构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他们建议,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执法清单,落实教育培训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保障综合治理力度;打通现有各类监管平台信息通道,将市场监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教育部门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发改委培训机构信用监管平台、商务委预付费监管平台等多部门多平台信息进行互通、有效整合,真正做到一网统管、信息互通。
同时,他们建议,将违法办学者列入“失信”黑名单,取消其经营资质以及一定时期的从业资格;增加红黑榜宣传和警示作用,从而增强机构的办学自律性。
对于防范培训机构通过股东变更或注销等方式逃避民事责任的情况,王珏认为,市场监管部门、民政部门应研究并制定培训机构类企业或民非组织的退出机制,明确其退出市场的方式应有别于一般企业或民非组织的注销方式,建立提前干预工作机制。(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澎湃新闻记者1月23日注意到,教育部网站今年1月更新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工作机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