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作者:乔阳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20年6月
“当我站在云岭山脉时,在更远的青藏高原,山脉的源头,大气正在高空转换。低处的冰川,在阳光升起的瞬间,开始滴落一颗颗透明水滴,水滴从冰原开始汇集,在草甸和森林间逐渐汇聚成溪流,集合、奔腾……”甫一翻开乔阳的《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她笔下宛如神迹的雪山便令我悠然神往。那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自然天堂,无数珍稀的植物与动物栖居此地,山溪云雾亘古阒静,草地树林处处是折射晨光的寒冰。从滇西北的河谷到冰川,从2000米海拔的亚热带干暖性河谷灌丛到接近5000米海拔的高山流石滩疏生植被带,我跟着乔阳拜访自然神灵的脚步,欣欣然开始这段呼吸吐纳山川之灵气的生命之旅。
与其说是《在雪山和雪山之间》的文字惊艳到了我,不如说是写出如此文字的灵魂惊艳到了我。居于云南的雪山二十年的乔阳,就好像是行走于天地之间的精灵,那样毫无世俗条条框框拘束的自由灵魂,越过山谷深处潺潺的溪流,拜访开在峭崖绝顶处的雪莲,置身于翻腾云层间隙漏下来的天光间,干净澄澈得不沾一丝烟火气。当我读着她倾泻而出的情感与哲思,我仿佛自己也在冰川山林深处,凝视冰碛湖畔庄严神圣的花朵,看着天色从青白到绯红,倾听并不熟识的小鸟们歌唱古老而神秘的谣曲。
在她的笔下,我第一次读到那么多形态各异又各自静美的植物名字:纤弱惺忪的雪山小报春,向阳开花的紫玉盘杜鹃和宽钟杜鹃,刺红珠和川滇小檗,陕甘瑞香和全缘叶绿绒蒿……乔阳有着令人惊异的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储备,她对路上遇到的花草树木如数家珍,对这些植物的热爱更是流淌在字里行间。每一株植物,无论枯萎或盛开,蜷缩或舒展,都能被她敏锐地觉察并记录下来。
从乔阳独居于雪山之中的经历,我看到一个梭罗式的隐居者。她自己砍柴、生火、烧水,在炭火里煨土豆、烤蘑菇,做酥油茶,给牛棚铺瓦片、压石头,读《叶芝诗集》,仰望瀑布上方的七彩水雾,甚至自己设计做一整套森林宴席。她对食物满怀敬畏和感恩。她说“天堂不在别处,就在这一碗里了”。在劳作中,她成为世界的聆听者;当斜阳穿过森林,她在其中自由穿梭。
除了植物学家一般的渊博,乔阳亦在书写中进行自省与深思。自然赋予她的不仅仅是目之所及的壮美,更有对自我的体认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认知。她说,技术使我们安逸,又何尝不是一条苦旅。人类保护自然其实是在保护自己。不要那么快地加速自然和传统的巨变,相信一些我们未曾认识到或者不能当下就带来利益的价值,这至少便于我们维持更接近本真的人和自然。同时,她在与自然山川草木相处的过程中拥有了一种更深刻的时间观。在山间,岁月似乎静止,没有机械规定的时间作为行止的依据,她根据自己身体的自然时间和自己内在的秩序,成为像一粒种子应时而发、一条河因春解冻那样完完全全回归自然的存在。我羡慕这样的时间概念,现代人焦灼而不安的内心世界里,太需要浑然天成、与万物共生的自由状态,感受并记忆属于自己的内在时间的流动,接纳顺应生发与凋亡,从而赋予自己崭新的能量,而不是受制于千篇一律的固化价值追求。在提倡时间与人们内在的一致性方面,她更接近一个古人:“我们可以在时光的河流里曲水流觞。”
乔阳在书里写道:“如果爱与美可以最终覆盖世界,也将覆盖一切粗粝尖锐的生活。”这是一种勇敢又纯粹的终极精神追求。多少人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心灵的沉重枷锁而始终不能获得脱略形骸的自由。在这个全民娱乐、严肃事物被消解、碎片阅读、图片和视频消费大多数人生命的时代,我心怀虔诚,向乔阳这样的创作者庄严致敬。
必须强调的是,虽然将目光投向古代的隐士,乔阳并不是一个只留恋古老往昔的软弱的感伤主义者。自然赋予她更为强劲有力的生命力。在全书的结尾,乔阳这样说:“天地没有涯际,我要走在更广阔和更本质的方向。”我想,这是对她游走在山川之间的坚定人生的最佳脚注。
新闻推荐
2020年年初爆发式增长,年末却频频翻车—— 直播带货要创收要流量更要合规
半岛全媒体记者文鸿飞2020年年初线下消费因为疫情受限,直播带货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当越来越多明星、网红甚至普通人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