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听非遗讲故事 易砚:一方在手转乾坤

来源:淮河晨刊 2021-01-07 09:13   https://www.yybnet.net/

工作台前,几位艺人一字排开,双手紧握刻刀,神情专注,刀刃划过石材,岩屑泛起,石材逐渐露出精美的图案。

一个冬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易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正在上演一场“力”与“美”的转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砚产于河北易县的易水河畔。相传其始于战国,盛于唐宋,历代为宫廷贡品,又名奚砚、燕畿乌金砚,与端砚齐名,有“南端北易”之说。

“易砚之所以为易砚,不仅仅因为砚石产自易县,更重要的是,它是这里的制砚人一刀刀刻出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洪利正在现场指导,“一方砚台,不仅凝结着大地变迁的天然馈赠,更凝结着一代又一代制砚工匠们传承下来的工艺和智慧。”

在雕刻过程中,匠人们眼的观察、尺的丈量、手上刻刀力度都必须精细、精准。如雕刻龙砚的鳞片,大小演变必须自然流畅,又如雕刻动物毛发,线条要力求精细、均匀、圆滑等。

邹洪利说,在制砚过程中,匠人们以料构思,因石施技,巧妙利用砚石上的天然石眼和俏色,采用平雕、立雕、阳雕、阴雕、透雕、镂雕等多种工艺,融天然与人工于一体,形成了融纤秀细腻、刚劲浑朴为一体的独特风格。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诗中这样写道: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千樽。醉卧黄龙不知返,举杯当谢易水人。

2008年6月,易水砚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邹洪利先后被评为“中国首届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要守护优秀的传统,就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邹洪利说,砚台的发展一定要与时代接轨,不然就会没有生命力。

易水河畔的制砚人一边执着坚守,一边又不断突破。从盈掌之物到百吨巨砚,他们又开巨砚制作之先河。他们所开发研制的茶海、鱼缸、加湿器、石版画等砚雕新品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新华社记者白明山新华社石家庄1月6日电

新闻推荐

31省份已发布塑料污染治理方案 禁塑令落地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禁塑令”正式落地,全国各地商超、外卖等塑料使用“大户”纷纷开始推出减塑举措和过渡办法。专家表示,塑料污染治理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听非遗讲故事 易砚:一方在手转乾坤)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