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身高,但并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也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也有一些家长因为疏忽,错过了让孩子长高的最佳时机,导致孩子患上了矮小症,那么,儿童矮小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
如何判断儿童矮小症
医学里定义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P3)。也就是说,100个同龄孩子排队,从低到高,排在前面的三个人,一般可能就是矮小症孩子。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遗传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晓燕介绍,每隔十年,全国就会进行一次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制作出标准差或百分位的标准数值表,目前常用的是2005年的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黄晓燕给家长们推荐了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比如看看孩子是否是班级排队时站在前 3位,或者几年前衣服都还可以穿,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七分天注定 三分靠努力
黄晓燕表示,矮小的病因很多,比如营养不良的孩子往往会比较矮小。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起矮小症,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如果孩子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肝病、肾脏疾病等也可以引起矮小,还有一些先天染色体异常疾病,以及一些先天性代谢性骨病等,也可引起矮小。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矮小都是疾病造成的,也有一些矮小是生理性的。
此外,孩子的生长也有个体差异,孩子的身高70%是遗传决定的,30%受后天因素影响,其中遗传身高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用父母的身高和,男孩加上13,女孩减去13,然后除以2就是孩子的遗传身高了,遗传身高会有正负4cm的波动范围。
抓住关键期 身高可逆袭
黄晓燕表示,矮小的孩子来到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后,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性征发育情况、皮肤有无特殊皮疹,有没有特殊面容和体征等,来初步判断孩子可能是哪方面的疾病。另外,根据需要会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通过拍骨龄片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潜力,并进行初步的身高预测。
另外,还可通过生长激素评估、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检测等,来诊断引起矮小症的原因。只有明确病因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黄晓燕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现在个不高,可能是“晚长”,将来一定会长高。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会耽误孩子的一生。(马珂)
新闻推荐
日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主办的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兴业银行荣获“2017—2019年度全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