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张利斌是内蒙古包头市一名普通工人,他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上街清除凸出路面、危害行车安全的铁钉。两年多时间,他清除路钉达130多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拔钉小哥”。面对采访,他说:“希望有一天,我这个‘拔钉小哥’可以下岗。”现在这个梦想还不能实现,他的拔钉工作还会坚持下去。
笔者在网上一搜,发现全国各地有不少因拔钉而成名的新闻人物,比如湖北省武汉市“锤钉兄弟”谢舒明和彭龙、广东省河源市志愿者黄禹彬等。拔钉是做好事,当然值得点赞。可是各地都有这种新闻,说明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有这么多钉子要拔?最该拔钉子的是谁?“拔钉小哥”何时能“下岗”?
小钉子暴露大问题。不少城市市政工程施工后,都或多或少留有“尾巴”,从建筑垃圾到几枚铁钉,好像很难彻底清理干净。与高楼大厦、通衢大道相比,这些“尾巴”只是白璧微瑕。可是,再小的瑕疵也是瑕疵,何况还有不小的安全隐患。以路钉为例,人碰了伤人,车碰了伤车,轻则绊个跟头,重则头破血流。各地媒体时有报道,这方面已有带血的教训。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以路钉为代表的这些细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建设管理的真正水平。一枚枚钉子戳在路面上,既碍事又伤人,既扎眼又扎心,不能不说是城市建设管理中的败笔。这些“钉子”不拔掉,“绣花功夫”就变成了嘴上功夫,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都要打折扣。
显然,一个城市有若干“拔钉小哥”,是市民文明素质的体现;可是,如果“拔钉小哥”有拔不完的钉子,就是城市建设管理的漏洞。偶发性的社会漏洞,靠有素质的人来弥补;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则靠有效率的制度来解决。能不能让“拔钉小哥”早日“下岗”,是检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一把标尺。
让“拔钉小哥”“下岗”,专业人员必须“上岗”。这个专业人员不是其他人,而是专业的施工人员。网上流传着一个德国工人换窨井盖的视频,不仅有专业的机器设备,更有严谨细致的操作流程,真正体现了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相比之下,我们不少施工人员至今都很不专业,有的甚至没有正规的岗前培训,其专业技能可想而知。这种状况不彻底改变,钉拔不掉、树栽不好、路修不平……这些都不稀奇。要突出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加快培养各领域高技能人才,为建好管好城市提供有力的劳动大军。
让“拔钉小哥”“下岗”,监管部门必须“到岗”。许多“钉子”的存在,与管理没“到岗”有直接关系。有的项目施工,监理不到位,验收走过场,有问题没人管,有毛病没人改,好像一笔糊涂账。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糊涂账,只有糊涂人或者装糊涂的人。对负有拔“钉子”责任的部门和人来说,仅靠自觉是肯定不行的。如果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就会麻痹大意、敷衍了事,凡事“差不多就行了”。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监管部门要瞪大眼睛、敢于较真,一旦发现问题就追查问责,从“不落实的事”倒查“不落实的人”。这样才能倒逼施工、监理等单位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各尽其责。
让“拔钉小哥”“下岗”,群众监督必须“在岗”。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各地采取不少有效措施,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然而实践中,发现问题后,不少市民举报不方便,有关部门回应不及时,有些问题处理不到位,影响大家参与积极性。对此,要从源头上降低监督门槛,提高便利程度,鼓励市民采取“随手拍”等方式,将城市大事小情置于全天候“探照灯”下。唯有如此,有关部门和人员才不敢玩忽职守。说千道万,不怕有“钉子”,就怕没人管;不怕没人管,就怕没人盯;只要有人盯,就会有人管,什么“钉子”都不是事儿。如此一来,“拔钉小哥”们才能早日“下岗”,城市建设管理才能不断提档次上水平。
新闻推荐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车辆行驶在试运行的道路上(8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从在线教育到直播电商,从远程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