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存包、取厕纸,上班、上学、逛动物园……人脸识别已经全面嵌入生活。
近期,戴头盔看房、人脸识别第一案、天津出台条例禁止采集生物识别信息等相继成为热点,透露出人们对人脸信息泄露的焦虑。走到哪都需要“刷脸”,有必要吗?人脸信息被“弄丢”的风险高不高?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自己的“脸”?
无处不在的“刷脸”
日前,天津市一售楼处因未经客户许可收集人脸信息上了热搜。记者实地走访看到,一个人脸识别摄像头正对门口,每位走进售楼处的人都会被识别抓拍。
售楼处负责人介绍,公司在去年11月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主要用于识别客户是自主买房还是房产中介介绍,以便与中介分成。“房地产行业的头部公司大多在用人脸识别技术。”设备提供商负责人熊伟直言。
有专家指出,让客户毫无防备地暴露在人脸识别设备下,侵害客户的个人生物信息安全。记者梳理多地公开报道发现,倒垃圾、取厕纸、乘车、上班“打卡”、课堂点名等近30种生活场景中应用到人脸识别技术。
——公共场所。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在去年安装了人脸识别存包柜。记者亲测发现,面部正对摄像头10秒左右柜门自动开启,并没有获取人脸信息的告知环节。
——商业环境。近日,江苏平女士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称,她买音乐节门票时要求刷身份证入场,但后来增加了人脸识别的进场要求。
——生活场景里。今年9月,北京某小区出现人脸识别垃圾桶,居民注册后,需先通过身份识别,才能正常开桶盖,为自己的垃圾分类行为“积分”。
“刷脸”越多,“丢脸”可能性越大
不少企业和场所将人脸识别技术视为高科技的“时髦产品”。但是,走到哪里都“刷脸”,真的有必要吗?
“目前人脸识别信息存在大范围滥用的情况。”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提出“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必要”有两方面要求,一是除人脸识别外穷尽其他手段不能实现目的,二是应用人脸识别这种高层次的个人信息需要与所保护的财产重要性相称。
短短数年内,人脸识别技术是如何闯进我们生活的?
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在2017年至2018年进入普及阶段。天猫网上各种类型的人脸识别摄像头达400余种,价格在200元至4000元不等。
人们对人脸信息的保护意识并不强。记者了解到,不少安装人脸识别的单位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管理措施,有的甚至未意识到人脸信息泄露的风险。
有专家表示,人脸信息一般存储在设备运营方,由于缺乏相关规范和保护意识,存储环节成为信息泄露的主要风险点。
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吴迪表示,不法分子可以对普通群众的人脸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后盗取财产。
谁来保护我们的“脸”?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以及左晓栋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较为重视,多部门联合采取多次治理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
“不过,随着应用场景的逐步扩展,我国亟须成立专门的信息保护机构。”左晓栋说。
多位专家建议,要鼓励地方“先行一步”,划定人脸识别禁区。日前通过的《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明确提出,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在全国层面上限制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会阻碍技术发展,可由地方进行人脸识别限制性摸索,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全国推广。
陈旭辉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对于个人隐私权保护存有敬畏之心,同时要提升群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据新华社天津12月4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安晓萌姚兵山风徐徐,鸟鸣阵阵。早上7点半,石梯村村民徐小龙照例带上玉米面粉和黄粉虫,来到鸟类监测点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