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天然的职业特性,就注定与其他行业不同。参与直播可以,但必须清醒地记住自己的身份,更不能为了博取流量而越过底线。
近日,吉林前郭县一名高三生物老师在学生月考监考时网上直播,被网友举报。针对此事,学校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约谈了涉事教师,县教育局成立专门调查组开展调查,目前该老师已被停职。
对于监考时的百无聊赖,相信老师们各有体会。考试期间,整整一两个小时要对着答题的学生们,还不能有大的走动和响声,也确实容易让人犯困。老师们若是稍微看下手机,出于人性化的考量,学校也没有特别禁止。但是,监考时公然打开直播,却是头一遭,让人直呼脑洞之大。
首先,监考开直播显然违反了考试纪律。校内月考虽不像中、高考那样严格,但就监考职责而言,应是一致的。老师不能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这是基本原则。适当“放松”,或可理解,但公然开直播,明显不妥。
其次,监考开直播也有逾越直播边界之嫌。众所周知,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充分尊重他人隐私,这样的直播至少在道德上没有多大问题。但是,监考却事涉考场,关系学生隐私,这就不是一己之私事了。如果没有经过学校和教室内的学生同意,任何人都无权进行直播。
身为教师,毫无疑问,主业应是教书育人。之所以甘冒风险,除了觉得只是“小事”一桩之外,可能更多是想迎合当下某些人的“猎奇”心理来收获流量,恐怕这才是更深层次的症结所在。纯净的教师职业怎就与“流量”“想红”产生了关联?让人不解。如果连老师都有了这种变形的价值观,会不会对学生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从这个意义讲,该老师被停职并不冤。教师天然的职业特性,就注定与其他行业不同。参与直播可以,但必须清醒地记住自己的身份,更不能为了博取流量而越过底线。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新闻推荐
今年10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