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没有暖气古人如何取暖?

来源:黄海晨报 2020-11-30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搓搓手、跺跺脚已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随着暖气的开通,在室内,我们已经不需要为御寒烦恼。那么,没有这些取暖设备的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取暖的呢?

花椒取暖

捣碎和泥

制成“空调房”

说起调节室内温度,现代人通常采用的设备是空调,殊不知,聪明的古人也有办法调节室内温度。

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皇家的温调房空间更大更高级,被称为“温调殿”。冬天,温调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嫔所居之地,也是皇帝与大臣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是什么使得房间具有保暖功能的呢?有一种说法是“以椒为泥涂室”。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可以制成墙壁保温层。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

古代的宫廷建筑师们还想到了更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其中一种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里都温暖如春。

器具取暖 古人爱用“暖宝宝”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手炉、足炉、熏炉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小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手炉甚至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赞之:“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这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宋代黄庭坚有诗说:“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

纸衣取暖 贫民士子出门首选

纸,发明于汉代,到东晋时取代了简帛,成为书画的载体。到南北朝时开始制纸衣,唐宋时期,制纸衣、穿纸衣更为流行。由于战乱,加之官府横征暴敛,人民缺衣少食,只好以纸为衣。贫民用纸衣蔽体,僧隐用纸衣修身,士兵有衣纸套穿甲胄的,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纸衣的。唐代用麻纸制衣,纤维强度高,抗老化,防蛀虫。宋代用树皮纸制衣,树皮拉力强,耐折磨,所以麻纸衣、皮纸衣耐穿。

说起纸衣大家可能会疑惑,纸做的衣服怎么取暖?其实这对于当时一些贫苦人群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穷苦的人就不得已从中取材。此时专门有为了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为“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但可以抵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备首选之物。

古代公务员也发“取暖补贴”

燃料,在古代冬天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朝廷会给公职人员发放取暖补贴,即烤火费。工资的别称薪水,细究起来,便与取暖补贴有关。

古代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中,主要由俸银、禄米、柴直(值)银三大部分组成。柴直银,就是包括冬天的薪炭费用在内的生活补贴。早期烤火费多是以实物的形式发放,如宋代,每年从农历十月到次年正月发炭,宰相、枢密使每人发200秤,其余官员100秤、30秤、20秤、10秤不等。主要用来做饭、烧水的薪柴,则是常年按月发放。

到了明代,将这种月俸补贴改为柴薪银,折成现金发放,烤火费的含义更明确了。

古代皇室设有专门的“冬季供暖领导小组”,明代叫惜薪司,专管宫中所用柴、炭及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官用柴炭的供应;清代改成营造处,内设薪库,专门负责宫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采购、发放。包括宫妃在内的皇家人员,每年冬天都能领到烤火取暖用木炭。清乾隆时每日发放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综合《长春晚报》《北京晚报》人民网等)

古人对冬天的这些雅称,你都知道吗?

古典诗词中,冬季的别称有很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你知道这些独特的雅称吗?

三冬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诗中即有“蛰(zhé)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这样的句子。

严冬

“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如唐末五代画僧贯休《古塞下曲四首》中的“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清冬

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的“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穷冬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的“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穷阴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了,故称“穷阴”。

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诗中就有“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玄英

《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用之代称冬天。

如唐代魏徵《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中新网)

新闻推荐

150尾大规格中华鲟放流长江

新华社武汉11月28日电(记者李思远)农业农村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8日在湖北宜昌联合开展中华鲟增殖放流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没有暖气古人如何取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