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娟娟
我国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11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但稳就业依然面临许多新挑战,一方面是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艰巨,另一方面是新经济新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尽管如此,稳就业、保就业面临的新挑战仍不容小觑。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此前强调,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十分艰巨,下一步将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
10月15日至11月14日,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在全国范围启动2020年金秋招聘季。一个月来,各地密集推出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比如,北京每天安排专场活动20至30场次;河南、黑龙江、云南等地聚焦高校毕业生,开设招聘专场;上海等地开展送岗位到基层,将招聘会下沉到街道、乡镇;海南结合当地实际,举办金秋招聘月夜市旅游业专场招聘会。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人社部自11月11日起组织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为政府研判就业形势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瞄准重点群体加力稳就业的同时,近段时间,各地纷纷拿出落户新规、住房补贴等一批高含金量举措吸引人才。
“当前稳就业引人才政策不断加码,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因地施策。比如湖北根据高校资源密集的特点,实施包括购房打折、落户等一系列引人才措施,并扩大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一些地方还在人才补贴、住房补贴、子女上学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将引人才转变为‘留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
“尽管稳就业引人才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但新经济新产业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盘和林指出,不少城市陆续发布重点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名录。
另外,根据《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近500万、人工智能人才近500万、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均达125万、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超过200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表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对就业增量带动作用显著,将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应继续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力度,破解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张成刚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将支持就业容量大的产业行业优先发展,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还将紧密围绕劳动者就业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引导培训资源向市场急需紧缺、企业生产需要、安全生产必需、新职业新业态领域职业培训集中。
地方上,日前出台的《天津市青年技能培训行动实施方案》也提出,面向新职业、新技能和新就业形态,将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培训,媒体运营、网络营销、健康照护等新职业培训,以及网络平台就业创业等新业态培训。
新闻推荐
在快递上张贴了安全提醒。为了保障居民身体和财产安全,云南路派出所争取财力支持,按照市南公安分局要求,印制了警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