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瑞士驻华大使罗志谊在第六届中瑞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瑞士驻华大使馆供图
目前瑞士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投资总额超过80亿美元。面对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让那些经济上难以获得疫苗的人也能够平等获得疫苗,中国和瑞士都在COVAX计划中。面临后疫情时代,瑞士驻华大使罗志谊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创新、智慧和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讯1950年9月,瑞士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
此后的70年间,瑞士和中国在多个领域深化合作,瑞士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国家、第一个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第一批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域外国家之一。此外,中国和瑞士还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着眼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瑞士成为继意大利、卢森堡后第三个宣布加入“一带一路”的欧洲重要国家。
在中瑞建交70周年之际,第六届中瑞经济论坛于11月20日举办。瑞士驻华大使罗志谊(BernardinoRegazzoni)在论坛上表示,2020年瑞中经济论坛的举办正是两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关系的完美体现,期待借助两国之间建立的创新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瑞中双边关系。
在当天的论坛期间,罗志谊大使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就中瑞建交70周年、中瑞疫情期间的合作以及中瑞经济合作前景等问题谈了他的看法。罗志谊2019年来华担任瑞士驻华大使一职,此前曾长期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国家工作。
中瑞70年外交经历三个关键时间点
新京报:今年是中瑞建交70周年。能请您简单描述下您眼中的中瑞外交关系吗?
罗志谊:7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要用一两句话描述中瑞两国70年的外交关系不是那么简单。不过,我可以用一个词、三个关键时间点来描述下中瑞关系的发展。
我选择的词是“先锋精神”(pioneeringspirit),也就是中瑞两国过去70年的交往中表现出一种先锋精神。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和我要提到的三个关键时间点有关。
上世纪50年代,那是一个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时代,没有互联网、通讯也不发达。但是,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3个月之后,也就是1950年1月,瑞士就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非常重要的。同年9月14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这算是第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第二个关键的时间点是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中国开始对外开放的时期。当时,在全球范围内第一家和中国国有企业组建中外合资工业企业的公司,就是一家瑞士公司——电梯制造商迅达集团(Schindler)。今年9月,我们刚在上海举行了迅达集团入驻中国40周年庆祝活动。在1980年以前,瑞士和中国更多是政治上的合作,但先锋精神让双方自此开展了经济上的合作,瑞士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第三个关键时间点是2013年,中瑞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瑞士成为首个和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欧洲国家。协定于2014年7月1日起生效,此后中瑞双边贸易额每年超过400亿美元。
新京报:过去70年间,您对于中国哪方面的变化印象最深刻?
罗志谊:毫无疑问,过去70年间,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对于中国的发展,让我印象最深刻、最震撼的还是中国在消除贫困上的成就。
我认为,在70年的时间内,或者说基本上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今的40年间,中国改变了8亿人的状况,让他们实现脱贫,可以说是个独一无二、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
COVAX计划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疫苗
新京报: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个全球性危机。瑞士目前疫情如何了?
罗志谊:我们国家目前还处在第二波疫情之中,但是高峰已过,可以看到新增确诊数等数据都呈下行趋势。
应对疫情可能有不同的方式,第一波疫情时有的地方采取了典型的封锁措施。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因此,瑞士政府在第一波疫情时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直接发放现金补助等。现在第二波疫情情况不一样了,政府在寻找防控疫情和弱化经济影响的平衡点。
新京报:中国和瑞士在抗击疫情上有哪些合作?
罗志谊:我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看作一个全球共同的挑战。目前,制药公司都在研制疫苗等,我有信心我们很快能有疫苗问世。但我们面临的一个全球挑战是,如何让那些经济上难以获得疫苗的人也能够平等获得疫苗,譬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一些国家中的贫困人口等。
因此,COVAX(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是由世卫组织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共同牵头成立的计划,目的是在2021年底前向全球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供应给自费经济体和受资助经济体)非常重要,瑞士和中国也都在这个计划中。
除此之外,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将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全球性的危机是有可能出现的。这种全球危机不是仅存在于电影中,现实中也会发生,譬如环境危机就很可能产生比新冠更加灾难性的后果,还有各种不稳定问题、移民问题等。我不是说这些一定会发生,但我们都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最重要的是,创新、智慧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此次中瑞经济论坛的主题,探讨创新如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从而面对这些挑战。
新京报: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气候变化也是全球面临的挑战之一。在这方面,中瑞可以如何合作?
罗志谊:目前已经有了好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譬如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的挑战,因此不仅仅是瑞士和中国,这需要全球合作、全球应对。我们需要真正地去行动、去落实这些重要的目标。
事实上,我希望今年的疫情能够强化全球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合作,强化所有人对这些目标的承诺,最终加速实现这些目标。
后疫情时代中瑞关系将进一步强化深化
新京报:疫情期间、疫情之后,中瑞两国将如何深化经济合作?
罗志谊:2016年中瑞就建立了创新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同外国建立以创新为标志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两国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瑞士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都是两国经济合作的基石。
目前瑞士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投资总额超过80亿美元,他们对于持续的合作都很有信心。中国市场向瑞士企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机会,这也是瑞士企业选择落户中国的原因。而瑞士在当前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和经济的可预测性,我们也将继续坚持一直秉持的价值观,促进合作和协作。
新京报:您对于后疫情时代的中瑞关系有怎样的期待?
罗志谊:我们现在仍处在疫情中,虽然有各种挑战、各种不确定,但我们仍然顺利庆祝中瑞建交70周年。希望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地恢复人员往来,从而推动经贸投资和商业活动正常化。
在双边关系上,两国将根据2016年建立的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框架持续推进。在这些协议框架下,中瑞两国将继续进行全方位的对话和合作。我相信,两国有坚实的基础继续强化、深化后疫情时代两国的合作关系。
新京报记者谢莲
新闻推荐
新京报漫画/赵斌议论风生比起临时的摸底和补偿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快地方立法,让补偿机制走向法定化。秋深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