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鼓楼西大街,沿街房屋经过保护性或恢复性修缮,还原京味儿。昨日,鼓楼西大街,经过整治,人行道更宽敞。
经过三年的整治提升,昨日,鼓楼西大街东段(甘露胡同以东约800米)正式亮相,通过全线禁停、拆除违建、拓宽步道等方式,路权得以重新清晰。“修旧如旧”的设计理念下,如意门、黑红门板、老门联等传统建筑元素,也回归了这条“北京最老斜街”。
【全线禁停】
步道不再是露天停车场
在西绦胡同住了一辈子,居民何向东看着鼓西大街从安静到繁华拥挤,最近又回归安静。
鼓楼西大街位于北京市什刹海北岸,有着近800年历史,是元朝时期大都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也被称作北京最老斜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问题却被人诟病,这条1.7公里的道路两侧,常年被460多辆小汽车占道停放,步道成了露天停车场。
每天和老伴出门遛弯,何向东心里都得绷上一根弦。在步道上走不了多久,就会被挤上大马路,在往来如梭的小汽车、货车、电动车、自行车车流中走走停停。最近,新鼓西的道路两侧,不再有违章停放的机动车,人行步道铺上了仿古地砖,并设置新路障与车行道间隔开。步道终于敞亮了,上街也不必再提心吊胆,这是何向东最满意的地方。
2017年6月,鼓楼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正式启动。经过三年的整治提升,昨日,鼓楼西大街东段“稳静街区”亮相。记者从西城区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为了还路于民,当地在交通停车综合治理、电力设施更新及人行步道改造上开展工作。
占道停车的根源在于停车位的缺乏。2019年,什刹海街道围绕鼓西大街停车问题开展民意调查,社区先后两次对实有车辆进行实地摸排,协调对接市场化停车资源。9月15日,鼓西大街全线实现无违规占用人行步道停车,解决了该地区存在多年的违法停车问题。
路面宽度有限,为了减少电力设备占用,鼓西大街原有的32台大型老旧电力设备被拆除,整合为具有小型化、美观化及隐蔽化等特点的14台设备;影响人行道、景观的59台中小型电箱位置改移。随着步行空间宽敞通畅,鼓西也得以铺上连续完整的盲道。
【还原京味儿】
房屋修缮“一户一策”修旧如旧
随墙门、如意门、蛮子门、金柱大门……改造之后,鼓西大街两侧多了不少清代民国模样的建筑,给街区带来传统文化色彩。
截至10月底,鼓西地区共拆除违法建设308处、1.39万平方米,包括多处3-4层严重破坏历史街区风貌的超高建筑。拆违之后,工作人员通过“一户一策”的方式,对不同的房屋进行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
鼓西大街57号院是一家小酒吧,此前,院落向外拓展了1.5米的空间,外墙上有大大的玻璃橱窗用于展示。拆违之后,工作人员进行檐墙拆砌、门道翻建,结合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修补了一扇如意门,配以雕花砖构件。
鼓西大街整治提升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宋扬介绍,所谓如意门,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屋宇式宅门,为北京四合院宅门中的一种。如意门洞的左右上角,有两组挑出的砖制构件,凿出如意的形象,多为一般百姓所用。紧挨着57号院的院落则设计了随墙门,两者相较,随墙门后是露天的过道,如意门后则有半封闭带顶空间,可供来人避雨等待。不远处的一个院落由于住户经商,结合主人特点,工作人员为其设计了蛮子门。在古代,蛮子门多为富裕经商家庭所用,此门更为宽阔,门与门腿之间没有墙垛。
还有一些院落则涂上黑红门板,写上门联。宋扬介绍,鼓楼西大街某院落住着街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在其门板上,题字“敦行存古风,立德享长年。”另一院落曾为教书先生的私塾,以后要打造文创产业,便题字“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园”。
这些设计方案,既考虑建筑本身条件,如平房院落多修缮为清代建筑样式,二三层建筑则修缮为民国样式;又考虑到历史故事、主人特点。设计方案的出台过程,工作人员和住户均参与其中,共同完善。进入到正式施工阶段,还会考虑到房屋构件如柱子的糟朽情况,或墩接、或抽换,修旧如旧。
【京韵体验】
年底前全线改造亮相推出“故事线”
记者了解到,目前亮相的东段为鼓西大街甘露胡同以东,约800米。经过施工,新增了一段古迹高墙、两个口袋公园。其中,一段古迹高墙是广化寺外人行道,长约150米,外墙为红墙灰瓦,通过增加绿化和休憩空间,使竹林与红墙相互映衬,突出古迹红墙的历史底蕴。两个口袋公园,一个为谯楼更鼓,位于鼓楼西大街路口,可为来此地的游客提供休憩和欣赏鼓楼的最佳观赏点;另一个是竹韵暖阳,位于鼓西大街67号,可为居民提供休息、聊天的场所。
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年底前,甘露胡同以西也将完成修缮整治,实现有机更新。届时,整条鼓西大街将形成独有的景观结构:一处元代码头、两段古迹高墙、四个口袋公园、多个历史典故。
新京报记者戴轩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新闻推荐
来源:@青蕉视频(00:56)@青蕉视频11月23日消息,11月22日下午,辽宁沈阳。一名12岁男孩与伙伴在湖边冰上玩耍时,冰面突然破裂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