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侨寓金陵的陇西籍作家金銮

来源:定西日报 2020-11-22 08:10   https://www.yybnet.net/

□李军强

明中叶以后,散曲创作出现“中兴”,特别是民间广泛流传的《锁南枝》等俗曲时调,引起了当时作家强烈的兴趣,一些有素养的曲作家,大胆地试用这种活泼的体制进行个人创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流寓金陵的陇西籍作家金銮就是其中之一。

金銮(1494-1583),一作鸾,字在衡,号白屿,为明代中后期诗曲皆擅长的大家,青少年时代居住陇西,曾就学于秦州著名诗人胡瓒宗,然一直未能中举。等到跟随宦游的父亲来南京侨居时,年岁已长,家道也已衰落,于是便弃修举业而研习作诗填曲,以布衣终老。其传世散曲集《萧爽斋乐府》第一首套曲《北南吕?一枝花》中有这么几句,透露了他年轻时代的思想:“恨儒冠误赚了闲人,你便有颜子贤,免不的妇不识,男不耕衣食关心。宋玉才,卖不出神不惊鬼不怪文章打盹。”这组套曲,作者在套数下特意注了写作时间是丙申年除夕(即1536年),这时作者大概三十多岁,对埋没人才的封建社会认识还很肤浅。而到他的《北仙吕?点绛唇》里的《八十自寿》套曲里则展现出一位饱经沧桑老人的旷达:八十年来,三千里外,关西派,浪迹江淮,留得残躯在。

作为明代知名的散曲作家,金銮受到明清文人的高度评价,其散曲作品结集在《萧爽斋乐府》里的最集中,有套数24个,小令134首。作为诗人,他也是独树一帜,有《金白屿集》和《徙倚轩诗集》两本诗集传世。《金白屿集》曾收入明代俞宪编选的《盛明百家诗》,其中《金白屿集》录绝句、律诗213首;《徙倚轩诗集》收五言律诗110首,但大陆已无传本,明刻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附属文献处。

由于受江左清雅之风的影响,其诗风流婉转,多有自得之言,异于以李攀龙为代表的后七子。同时,他性格俊爽,颇有任侠之气,经常参加清溪社等文人社团活动,广交风流雅士,他喜好乐府,“洞解音律”“识谱明腔”,常“酒酣据几,高吟长咏,中节可听”。据传其曲作卷二十,或雅,或俗,或谐,或放,皆得其中三昧。

综观金銮现存散曲作品,内容涉及闺情、艳情、咏物、嘲谑、闲适、隐逸、宴集、交游等多种题材,可谓题材丰富宽泛。细读其曲作文本,其中的清丽之风、爽快之气、谑讽之趣、俗朴之风,着实有别于他人。其中,他的“嘲调小曲最妙”,在当时已有盛名,“每诵一篇令人绝倒”。他嘲调的对象都是那些俗不可时的灰色人物,如“金自夸”“杨吃寺”“聂灭秀”等等,比知他的【北双调?沉醉东风】《嘲张尚举》,就生动刻画了善于钻营的张尚举:“旧中的人人倾倒,新科的个个相交。行动时紧紧随,相见时欣欣笑,尽陪些美酒佳肴。无事沿门走一遭,又打听春闹揭晓。”描摹出一个喜好巴结及第士子,爱好虚名的势力小人形象。金銮这类作品虽无深刻意义,但嘲谐兼具,情趣横生。

咏物是古代文学里的常见题材,金銮的咏物小令,更是别开生面,用辛辣的讥刺来针砭世情,浅显易懂,幽默风趣。比如【双调?落梅风】里的《咏蝇》和《咏蚊》:“从交夏,攘到秋,缰定了不离左右。饶你满身都是口,唑得那些香臭。”“明明的去,暗暗的来。怎当他毒如蜂。死来头上还不采,天生的口尖舌快。”咏物最佳者往往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这两首咏物小令,所写皆为人之常见害虫,高妙之处在于用简洁传神之笔,勾勒岀其外貌特征,讥讽之重心则在其恶劣的品性,蝇的颠倒黑白,蚊的口尖舌快,实质讽刺了芸芸众生中的种种丑类。金銮的咏物小令也是其作品中思想较为深刻的部分,与之类似的曲作,还有《咏虱》《咏蚤》等。

金銮的诗歌、散曲作品里也有对下层人民感同身受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北沉醉东风?忧旱】就有这种感情上的深度:“我则见赤炎炎长空喷火,怎能勾白茫茫平地生波?望一番云雨来,空几个雷霆过,只落得焦煿煿煮海煎河。料着这露水珠儿有几多,也难与俺相如救渴!”相如,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据说他患有一种消渴病,这种病的症状是患者口渴,需要随时大量喝水。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两句诗曰:“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小李诗从反方用夸张的笔墨写巨大的期待。而金銮这支“忧旱”小令,句句写旱情,字字抒忧,通过“长空喷火”表现旱情极其严重,反衬出作者深情担心百姓疾苦“如汤煮”的内心。

前半生科场失意的金銮不得不终身当个“山人”,他的朋友也多是失意文人,像许榖、盛时泰、陈芹等。他们在江南烟雨里诗酒唱和,“得留连处,且留连,醉来时仰面青天,山间林间总陶然。追游遍,终日对花眠”,他们狂放颓废“任春来秋去年年,酒百杯,诗千卷,蓬头垢面不奉帝王宣”。真的“不奉帝王宣”吗?骨气是有点但并不是真话,出于对仕途的幻想,早年间金銮也拜谒了一些权贵,但残酷的现实最终让他清醒。

金銮生活在明王朝即将崩溃的前夕,社会畸形繁盛。其为人“性俊朗,好游任侠,结交四方豪士”,经常往来于淮扬两浙的扬州、苏州、镇江、徽州等地名山古寺,同诗人曲家高会唱和,同高僧羽士谈禅论道。金銮也像当时很多优秀知识分子一样怀有非常热烈的爱国热忱,痛恨倭寇掳掠,敬仰爱国将士。他的作品有不少以歌颂爱国将领为主题,如《哭汤沂东开府》:“赤手挥戈日,丹心报主时。不曾辞力尽,那复计身危。夜雨藏兵峡,秋风堕泪碑。惟氽旧戎马,汗血至今垂。”他在《西湖岳少保墓》诗中也用“临危叩马书生口,力主班师宰相心。力主班师宰相心。膏血已随鱼肉尽,关河犹见犬羊侵。崖南舟楫湖边墓,山鬼何知恨到今。”表现对抗击侵略将士的高度赞扬,对秦桧这样的投降主义者的无限憎恨。

当然作为封建文人,他身上也有一些陋习,封建文人的庸俗情调他也沾染了一些,作品里那些数量不太少的“风情嘲戏”之作,语言多用市井俗语,心理也刻画细致,使这些曲子的俗趣与谐趣相当出众,具有一些民歌诙谐、爽脆的特色,其艺术手法是可取的。

金銮所描写的市井风情和他长期在南京这样的大都会里生活是分不开的。和很多当时文人一样,金銮也喜欢出入青楼妓馆,《列朝诗集》就记载有他和名士王寅、沈明臣等与名妓赵燕如交往唱和的韵事。《萧爽斋乐府》中也有许多赠妓之作,这些作品记录她们之间的馈赠,有些则刻画她们之间刻骨铭心的深情,王世贞称其“颇是当家,为北里所贵”,即指他的散曲为妓女所欢迎。

金銮还用民歌体写了一些“闺情”诗,这大概是传统的才子佳人的爱情,但语言仍是通俗的,情调却和“风情”完全不同。

一位作家能反映什么,不能反映什么,这首先取决于他的时代生活。金銮作品所反映的十六世纪江南都市生活的一些风姿,对我们仍有认识价值。因此,对于他的创作历来总有一些研究者,近人卢前将他的《萧爽斋乐府》重刻,收在他编的《饮虹簃所刻曲》中。他的诗《明诗综》《明诗别裁》《明诗纪事》等书里都有收录,陈田赞金銮的诗“清园浏亮,无当时叫嚣之习”,朱彝尊称“在衡为巨擘焉,其五七言近体风情朗润,譬诸觫角灵犀,近之游尘尽避矣”。他的“词曲更是当家”,载入文学史册。

作为客游几十年的“他乡人”,金銮总不能忘却家乡,其诗中羁旅之愁写得非常细腻,但绝无“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这是以真实生活感受为基础的。钱谦益评他的诗风“风流婉转,得江左清华之致”是很恰当的。最后看他的两首七律:

他乡逢节正淹留,海色江声共入愁。

南去烟花迷楚苑,北来风雨遍扬州。

林深白书长疑暮,春老余寒半似秋。

村酒有时来地主,野花无语对山楼。

——《清明客京口袁丽峰小楼值雨》

还忆去年辞白下,却怜今夕在黄州。

空江积雪添双鬓,细雨疏灯共一楼。

世难久拼鱼雁绝,家贫常为稻梁谋。

归来故侣多凋丧,愁对东风感旧游。

——《除夕》

这两首诗不是写于一时一地,但作者的孤寂却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雨夜、客舟、疏灯、鱼雁等意象出现在他的笔下,家道中落,谋生乏术,四处奔走,亲人骨肉分离的画面在他脑海里翻滚,诗人一生看似爽朗乐观,实际上内心是痛苦的,对贫病生活的无奈和对亲朋故旧的思念,充塞着他无数个不眠之夜,那种种对于自我的否定,对于家乡的思念也总是涌上心头。

新闻推荐

手艺精湛 他被称为“金左手” 难求一赛 他自嘲是“外围艺人” 雕金人的梦想之路

张福利在创作中本报记者李宗华摄左手持刀,张福利被赞为“金左手”镶嵌在铜艺上应用广泛张福利雕刻的齐白石肖像抛光是最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侨寓金陵的陇西籍作家金銮)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