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CBA联赛第一阶段已过多半,在过去的几轮比赛中,不乏焦灼激烈的比赛,也不乏球员们高光出色的表现,与此同时也不乏围绕着本赛季判罚尺度提升引发的诸多争议。
在前不久北控与同曦的比赛中,由于北控球员李根的“踢裆”动作,当值裁判立刻吹停比赛,在经过反复录像回看之后,当值主裁将李根夺权罚下,这次的判罚让李根很郁闷。除了李根,在日前进行的一场焦点之战中,在终场哨响前,北京球员王骁辉伸脚阻拦广东外援威姆斯,当值主裁判罚夺权犯规,将王骁辉驱逐出场,赛后CBA联盟官方宣布,王骁辉停赛两场、罚款5万人民币。
由此可见,本着“净化赛场风气、提高比赛质量”的原则,本赛季裁判的判罚尺度的确有所收紧。这能够有效遏制赛场“坏动作”的出现,但一些争议判罚的标准和合理性也着实有待推敲。回顾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CBA联赛的裁判都是兼职裁判,他们大部分在大学任教,还有一部分在地方篮协或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即便出现误判、错判的现象,也不会对他们的本职工作造成任何影响,篮协和CBA公司难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管。也正是因为如此,“裁判职业化”也成为了CBA联赛改革的重中之重。
培养优秀裁判员比培养优秀运动员更难。CBA联盟首席执行官张雄在采访时说:“总体看来,裁判员是CBA联赛的核心参与者之一,专职裁判符合职业联赛发展的方向。非专职裁判员平时有自己的工作,投入裁判工作的时间有限。成为专职裁判之后,他们接受CBA联盟的管理,没有了退路,会花更多时间来研究和学习裁判业务,有利于其执法水平的提升。”
裁判是比赛重要组成部分,裁判业务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比赛的观赏性,也可以促进球员技艺的提升,对CBA整体水平的提高更是大有益处。自上赛季CBA公司推出“獬豸计划”至今,CBA的裁判队伍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行着。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本赛季参与执法的68名裁判员中仅有6名是与CBA联盟签约的专职裁判,距离专职裁判占比50%的五年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CBA联赛有些脱节。毕竟本赛季CBA常规赛轮次的增加,需要更多的优秀裁判保证赛事质量。
“万事开头难”,CBA的改革已经在路上,虽然会有挫折,但依然应该义无反顾。只有不断提高裁判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才能赢得球员、教练、球迷的尊重。正如姚明所说:“我们不能半途而废,会坚定地走下去,向着世界最高水平去看齐。”
(新华网)
新闻推荐
新华社郑州11月16日电河南省教育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和应急管理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即日起至12月底,在全省范围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