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中国十余年研究:玉米生物量增加对产量贡献率为73.71%

来源:澎湃新闻 2020-11-16 16:05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联合全国24个科研团队,通过十余年在全国玉米主产区40个试验点的联合试验,阐明中国玉米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生态区域以及不同产量水平下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率。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粮食和能源安全》(Food and energy security)。研究团队称,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玉米“藏粮于技”和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作物栽培与耕作中心精准栽培与管理组组长李少昆介绍,生物量(单位面积内玉米地上干物质总量)和收获指数(成熟期玉米籽粒干重与地上部生物量比值)是粮食作物产量的两个重要构成因素。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理解当前条件下我国玉米生物量、收获指数及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对于明确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研究发现,中国玉米生物量增加对产量的贡献率为73.71%,显著高于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率(26.28%)。5个主栽参试品种中,每个品种生物量对产量的贡献均高于收获指数,但不同品种间收获指数差异较大,并导致了品种间产量的差异。

对于不同的种植生态区而言,研究得出,在中国西北和北方地区生物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7.34%和64.46%,显著高于收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42.66%和35.54%)。然而,在黄淮海和西南地区收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是52.67%和50.92%),略高于生物量(分别是47.33%和49.08%)。

研究指出,不同区域间,生物量的差异仍然是导致玉米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较低产量水平下(小于15 Mg/ha),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协同增加;而在较高产量水平下(大于15 Mg/ha),产量的增加主要是依赖生物量的增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升至70.6%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全国182个区县开展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十余年研究:玉米生物量增加对产量贡献率为73.71%)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