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胡颖通讯员 田磊 王俊懿 报道
本报讯 11月10日上午,越疆人工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项目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顺利开工。该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第一时间召开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全面梳理项目审批事项,制定审批流程图,从企业注册、项目立项到场地勘测仅用时10余天。
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今年以来,日照经开区围绕打造新经济示范区这一发展目标,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做服务最暖“店小二”,为项目茁壮成长营造良好“生态圈”,以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地区竞争软实力。
坚持“需求侧”服务,日照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全区通办”,并率先设立企业迁移“跑腿工”,实现企业迁移只跑一地、只跑一次;施工许可方面,在全市创新实施“预审—审批零时差”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
创新项目审批代办服务,该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绿卡服务、专区办理、联席会商、科长代办”机制,为签约项目量身制定“服务绿卡”,一次性告知项目审批流程、办事指南和代办人员信息,目前已为区内62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以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日照经开区从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出发,集中23个部门94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368个事项纳入并实现“全市一体化”;先后推出两批55项“一件事”主题式服务事项,破解办事企业群众多头跑、材料重复提交难题。该区还全面推行身份证、营业执照“电子两证”应用,在20个行业推行“一业一证”改革,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半天办结。
项目落地投产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对在建项目,日照经开区实行工委管委领导包保、招商发展集团专业推进、部门街道参与配合的推进机制,从项目的基础筹建、手续报批到开工建设,24小时保姆式服务伴随项目一路成长。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止于软环境的较量,还需要硬环境的支撑。今年,日照经开区投资34.56亿元,实施25项重点城建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刷新城市颜值,增强发展承载力。桂林路、昭通路等道路相继贯通,园区路网更加畅通完善;一处处街角公园、城市绿地陆续落成,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温馨港湾。
沿北京路一路南行,位于道路西侧的双创大厦、北李广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处高耸建筑依次映入眼帘。这是日照经开区打造的三处创新创业平台。目前三个项目均已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后将为日照经开区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提供平台载体。
聚焦产业发展建平台。目前,日照经开区共有科技人才平台载体117家,其中,国家级平台载体8家,省级平台载体49家;引进华辰友慧等一批专业机构,孵化企业80余家。
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日照经开区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人才公寓1405套,在公寓内部建设餐厅、健身区、医疗室等服务设施,提供学习、餐饮、娱乐、健身、社交、医疗、家居“七位一体”集成服务,开通“红橙绿”人才服务直通车,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并搭建行业和专业人才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人才沙龙、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等活动,提高人才归属感。
营商环境的优化,让日照经开区成为项目发展的沃土,人才成长的摇篮。今年以来,该区新签约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124亿元,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起势良好;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3个、大专以上毕业生1134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4名,自主培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3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友婷)近日,深圳迎来第四个“人才日”。当天,由深圳市主办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举办,论坛同期举行2020年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