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翔
近来,关于时下教育领域热门事件和讨论络绎不绝。江苏一位家长不满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发布短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引发网上的共鸣和吐槽。而太原市教育局也于近日出台文件,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针对类似问题,大家表示,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却无形间成为了“压力群”,甚至“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而国庆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因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被老师点名后,在家长会上情绪崩溃,哭诉苦衷……
学校教学中的微信“家长群”问题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设置“家长群”的目的,是在于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及时有效发布信息,积极互动,就孩子学习与成长进行监督、启发、引导和鼓励,助推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全面发展,茁壮成长。然而时下的“家长群”许多却变了味。这里不仅成了某些教育工作者“发号施令”的场所,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信息等,且不及时回复就会被“点名”。与此同时,家长为了讨好老师,在群中大放溢美之词,开启称赞、感恩模式,让“家长群”成了“夸夸群”,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在群中“争宠”,一言不合甚或争吵、辱骂……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时时关注群中动向,给予回复,往往也是顾忌不暇,颇感疲惫。
“家长群”的异化,其根源是家校关系的扭曲、家校责任的错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协同育人,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分工职责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有“特权思想”将“家长群”视为“指挥圈”,唯我独尊,大搞“一言堂”,享受着一呼百应、家长奉承的感觉。而家长也需要正确认识与教师互动、与群中家长互动的关系,态度端正,思考周全,有意见要敢于提出,有问题要勇于讨论,有建议要集思广益,让“家长群”真正发挥积极向上的功效,而不应成为增加负累的“施令群”、讨好教师的“溜须群”、转发点赞的“信息群”、心浮气躁的“斗嘴群”、暗藏怨气的“矛盾群”。
“家长群”应成为家校协同育人高效、和谐沟通的桥梁和园地,在这里,双方都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责任,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彼此怎样沟通和配合。“家长群”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教学育人,与这个主旨相关的及时交流互动,与其无关的勿要横生枝节,需要沟通时各抒己见,闲来无事时不妨保持安静,这样给教师、家长、学生相互间都留有空间,集中精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现实中,对于“家长圈”出现异化的种种苗头和现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监管,可以制定监督举报机制,让教育领域的各方主体共同来关注,防微杜渐,纠正风气,还“家长群”清朗和和谐。
一个风清气正的“家长圈”不仅体现着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师表,也要肩负着教育“减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使命,同时还应让家校双方和谐互动,成为百年树人、弘扬美德的“能量群”。
新闻推荐
记者从武汉大学相关人士处获悉,10月17日晚8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娜在中南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