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东沙河街道紧紧围绕织密社会治理“一张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目标,全力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文章,创新实施“十员一体”社会治理专员模式,建立“访调融合”工作机制,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推行“十员一体”模式,织密社会治理“一张网”。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岗位多、人员杂、难管理的问题,该街道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思路,本着“多网合一、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整合岗位设置和人员力量,在村一级设立“十员一体”社会治理专员。严格人员选拔,建立服务队伍,共推选出“十员一体”社会治理专员48人。落实待遇补贴,压实工作责任,根据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对每位社会治理专员落实每月600元的待遇补贴。强化指导培训,严格监督考核,采取集中和专题相结合的形式,镇、办事处、村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同时,制定出台《社会治理专员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社会治理专员行为规范的监督和调度,实现动态管理。强化科技支撑,投资600余万元高标准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建成具有视频监控、信息研判、指挥调度、一键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安装监控摄像头528处,配备无人机1台、视频巡逻车3辆,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和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今年以来,社会治理专员参与各类活动任务62起,收集各类问题线索168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26余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打造“三级五层”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形成统筹协调、系统联动、高效运转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该街道强化三级平台、提升五层服务,整体打造了“三级五层”的社会治理体系。在镇级,设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各职能部门社会治理职能,强化镇级对社会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在社区党总支,强化专业网格力量,实现职能下沉,设立“两室两中心”,即:警务室、党员干部纪检监察室、民事代办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强化办事处级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指导引导和服务管理。在村级,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在发挥好基层治理组织作用的基础上,村级下延两个层面,设立街(巷)长、邻长,按照村两委提名、村民表决的程序,选出有威望、热心的人担任街(巷)长,共推选出街(巷)长、邻长1513名,将基层社会治理触角进一步延伸,真正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立“访调融合”机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果。围绕信访制度改革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该街道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访调融合”工作机制,促进信访与调解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初信初访事项最大限度及时就地解决。投资200余万元高标准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依托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设立专门调解室,实现初信初访联调联动。投资10余万元在信访办、调解室等办公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录音录像等平台和设备,保障访调工作的安全和高效。明确司法所、信访办等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同时专门聘请2名离退休司法调解老干部任专职调解员,负责初信初访的解决和矛盾纠纷化解系统平台的操作,做到全天候接待、专业化受理、高效率处理。制订受理、登记、交办、承办、结案各个工作环节高效衔接的工作流程,构建信访、调解“两点一线”,实现一个平台受理诉求、一套流程调解到底,尽力减少流转环节,避免群众摸不着门、找不到路,让群众感到真正能解决问题,让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制订排查预警、联席会议、跟踪回访、奖补激励、考核问责等工作制度,形成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促进“访调融合”工作高效、规范开展。(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臻)10月29日,市委政法委在南苑会议中心举办全市“三同步”工作培训会议,旨在进一步提高政法宣传干部的舆情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