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别车泼咖啡获刑,为全社会再敲警钟

来源:济南时报 2020-10-22 14:09   https://www.yybnet.net/

21日上午,发生在北京某马路的“驾车超速别车泼咖啡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泼咖啡车主涉危险驾驶罪罪名成立,一审被判拘役3个月,罚金6000元。被告人苏某当庭表示认罪认罚。(10月21日央视网)

从案发到宣判刚好一个月,司法机关以高效办案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网络舆论场上,“干得漂亮”“咎由自取”等声音响成一片,甚至有网友称“应再判重些”,足见公众对“路怒症”的憎恶程度。

“路怒”一时爽,后果很严重。相信被告司机肠子都悔青了。除了后悔,还应有后怕。多次超速别车,并向后车挡风玻璃泼洒咖啡,没造成严重后果是万幸,否则,恐怕就不是现在的判决结果了。现实中,因斗气开车造成的家破人亡悲剧并不鲜见,有些人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代价之大、教训之痛,令人唏嘘。

因被别车司机的行车记录仪清楚地记录下了案发时的惊险一幕,很多网友围观此事时有很强的“代入感”。但这种“代入感”有很强的选择性,网友们几乎本能地把被泼咖啡的后车司机想象成了自己,于是恐惧和愤怒瞬间爆表。

在谈论“路怒症”这一社会公害时,大多数网友们都会将自己代入受害者的角度,义愤填膺地谴责别人,而鲜有反躬自省的情形。事实上,“路怒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性社会心理疾病,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所特有的问题。谴责别人易,反思自己难,这是网络舆论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缺陷。

苏某认罪认罚,显然已经知道错了。这种情况下,舆论不能止于“痛打落水狗”。该案的宣判是一记警钟,但这记警钟不只是敲给被告人的,更是敲给全社会的。路上的车越来越多,驾驶人的耐心越来越少,交通事故几乎每天都在重演,任何人都不能有“看客”心态。

从他人的过错或不幸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是明智、理智之举,才能少犯错。有媒体刊文分析称,很多司机有个共同的心理认知:在路上,凡是比自己开得慢的,都是蠢货;再比如,凡是比自己车好的,都是显摆;凡是比自己车差的,都是穷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心态就是“路怒症”的表现,在特定情形下小纠纷或酿大祸。

本案就很典型,被泼咖啡的司机在路口并线时未打转向灯,并“别了”一下苏某的车,苏某一气之下加速追赶,并多次别车、急刹车,并在对骂中顺手拿起杯架上的咖啡泼了出去……并线不打转向灯,“别了”自己的车,可能是对方的无心之过,如果苏某能理性看待,何至于有今日牢狱之灾?

类似“前车之鉴”不胜枚举,每个在路上开车的人都应深思。(陈广江)

新闻推荐

【中国景韵】水乡风情:黎里古镇

渝帆“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别车泼咖啡获刑,为全社会再敲警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