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柳青》剧照剧组供图电影《柳青》拍摄现场 剧组供图
今天的年轻观众,提到柳青——这位曾在当代文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家,也许不一定很熟悉。但许多人一定对那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最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印象深刻。这句话,正出自柳青最著名的作品《创业史》。毫不夸张地说,一部《创业史》,背后浓缩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一位文坛大家的传奇人生。影片《柳青》正是聚焦这段往事,第一次将柳青写作《创业史》的故事在大银幕上呈现。
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机关党委、《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电影《柳青》观影内测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观影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对影片在类型风格上的大胆突破与真实历史的还原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般来说,主旋律影片在主要人物塑造上容易陷入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但在场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本片突破了传统主旋律影片在人物塑造上的窠臼。影片对于柳青的塑造力求真实准确,没有回避人物本身的脆弱与痛苦,同时让观众看到了身为知识分子的柳青内心那份爱与悲悯。作为一部典型的主旋律人物传记影片,本片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建党100周年大庆这样的特殊背景,将有一大批主旋律影片与观众见面,本片可以说为今后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论。
著名编剧芦苇认为,影片关键在于填补国产影片中作家传记类型的空白。同时作品中还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乡土气息。在相当多影片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今天,具有非常特殊的示范效应。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评论家李敬泽指出:“《柳青》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业史》之所以伟大,在于柳青那一代人向着未来的探索和创造。这部影片对观众来说是一次教育和洗礼。影片定于明年五月上映,也是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奋斗历程的一种回顾。在国产电影中,作家传记片相对较少,而柳青的故事表现难度很大,田波导演对于人物的塑造,对历史的表达,克服了很多困难,做出了较好的呈现。”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表示:“这部电影对我来讲是出乎意料的,而且是出乎意料的一个好。是近几年来,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极具现实主义冲击力,确实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故事片,本片成功展现了柳青与所处时代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以及他与心灵的关系。”自己在观影过程中多次感动落泪,影片情感表达非常浓烈,这种真挚饱满的情感是观众得以被感动的关键。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指出:“这部片子具有教科书般的意义。尤其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能够起到一种历史教育的作用。同时让我们看到柳青这样一位杰出作家的价值,就在于他的创作,能够跟生活、跟时代、跟人民形成共振。”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这么一部电影要横空出世!看完以后确实很震动。柳青作为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影片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可说是相得益彰。本片没有走一般意义上的类型化、概念化之路,而是通过极其丰富的细节呈现,完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这部影片既在写柳青这样一个人,也在还原《创业史》这样一部伟大作品。通过电影化的方式,导演田波对柳青的文艺创作思想进行了精准提炼,体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此外,影片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今后我们的电影创作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种方法,一个正确的方向。”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认为,《柳青》善于以小见大,用细节刻画人物,如开头通过服饰、发型上的变化来表现柳青融入农村的过程,生动细腻。此外,影片中对合作化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展现非常客观,我觉得电影《柳青》从艺术的表现和内容尺度把握都比较好,有历史视野的呈现,充分体现田波导演的历史视野与格局。对于当下90后、00后群体,《柳青》可以说提供了一种契机,让年轻观众可以进入历史,真切感受自己父辈曾经生活过的时代。影片对柳青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腻塑造,他历经磨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品格,不仅鼓舞了路遥、陈忠实等作家,也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生楷模。
据介绍,这部影片历时六年完成拍摄与后期制作,讲述了柳青为创作反映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运动题材的长篇小说,放弃北京优渥的生活条件,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带着妻儿落户长安县皇甫村,14年里历经磨难,写就史诗巨著《创业史》,最终成为一代人民作家的故事。作为国内首部以作家视角折射时代精神的人物传记片,生动细腻再现了柳青的传奇人生。据悉,影片定于明年五月登陆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
记者职茵
新闻推荐
2020年的双11已进入倒计时。在今年双11筹备中,直播带货将会成为一个竞相角逐的亮点。据商务部监测,上半年全国电商直播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