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扬州一车主在车身贴上“公务用车”字样被罚。12日,记者检索相关平台发现,确有不少卖家售卖“公务用车”标贴。有卖家表示,“公务用车”标贴上没写任何单位,可以放心贴。也有卖家称,私家车最好不要贴“公务用车”标识,这只用于公务车。但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并无相关提示。(10月13日澎湃新闻)
几年前推行的公车改革,既减少了公车数量,也规范了公车管理。其中,对保留公车的管理措施之一是公车车身要贴专门标识,以便社会监督。对公车管理和使用单位来说,从网上购买“公务用车”标贴既方便又省心。电商为这类单位提供服务,可实现双赢。但是,某些非公务用车却贴上“公务用车”标贴,这种现象不仅扰乱公车监督,还可能滋生假冒“特权车”。
坦率地说,电商之所以销售“公务用车”标贴,还看中了其他车辆冒充公车的需求。由于过去某些公车享受特权,比如得到交警关照,违章不受处罚,曾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今天某些非公务用车车主购买这种标贴,也幻想能狐假虎威、逃避处罚。但这种幻想未必能得逞,因为即便某些执法车辆违章,也会被交管部门依法处罚。
不过并不能排除某些非公务用车贴“公车”标识享受特权、逃避处罚。比如,某些收费停车场所一看是公车,就有可能免费放行。再比如,也不排除某些交警仍不敢得罪“公车”,对违章“公车”睁只眼闭只眼。某些私家车主正是看中交警关照或惧怕“公车”背后的权力,才大胆购买这种专用标贴,体验“特权”带来的快感与便利。
从某种程度而言,假冒公车的行为,是给公车和公权形象抹黑。譬如,贴有“公务用车”标贴的私家车停放在某些高档消费场所门口,让人误以为是官员来此高消费;假冒公车的私家车肆意违章,让人误认为是“特权撒欢”。而一般群众对“公务用车”难辨真伪,无法对真正的公车进行精准监督,这会影响到监督效果。
此外,如果假冒公车现象增多,让人误以为公车改革后,公车数量出现反弹,公车相关支出增加,影响政府系统形象。所以,对于非公务用车使用“公务用车”标贴,要引起高度重视,既要从销售环节进行治理,也要从使用环节进行全面整治。这不仅需要公车管理部门拿出对策,也需要交管部门上路严查,还需要公众进行举报。
如果各地“公务用车”标贴都有鲜明的地方标志和防伪标志,或者其他管理方式,网店未必会销售,因为造假成本增加。当交警对可疑“公车”进行盘查,假冒的自然会露馅;如果交警对所有公车、私车一视同仁,恐怕购买“公务用车”标贴假冒公车就失去意义。群众对所有公车加强监督,举报公车违规现象,也会让假冒者显形。
总之,对假冒公车现象不能止于个案处罚,还应该进行专项治理、全面治理。冯海宁/文陶小莫/图
新闻推荐
13位老伙伴搭起“互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