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垓(顺庆)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
重阳节前夕,我回过一次农村老家。踏上家乡的土地,举目一望,满眼是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菊花。山坡上,竹林边,大路旁,一丛丛,一簇簇,蓬蓬勃勃地盛开着。那些颜色各异的菊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如珍珠般晶莹剔透,黄的似金子样闪亮耀眼。满山遍野的菊花,醉了蓝天,醉了白云,醉得秋风乖乖地绕着山转,醉得游人痴痴地流连忘返。
菊花是秋天的笑容, 菊花是秋天的色彩。有了菊花的装点,秋天才更显生机。凝视着那些怒放的菊花,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醉在菊花丛中,顿时,我想起了几首咏菊的古诗。诗中菊花,更具美学意义,仔细品读,韵味无穷。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是屈原的菊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高尚的节操, 以菊花的高风亮节自勉。其忧国忧民的辞赋,成为自古以来,咏菊的最早名句。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是陶渊明的菊花。菊花傲霜,作者傲世;菊花不与春天百花同开,作者不与浊世同流合污, 既表现了作者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 也衬托出作者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 菊花是作者咏唱和赞颂的对象,更是作者品格的象征。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这是王安石的菊花。 王安石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的变法运动,最终折戟沉沙。菊花已残,心碎一地,这成了王安石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整首诗,意境凄美,句句写愁,却没有一个愁字。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的菊花。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想象奇特,设喻新颖,意境瑰丽,可谓是前无古人。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这是郑谷的菊花。菊花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诗中,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格。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菊花。作者为思念远方的丈夫,人都憔悴了, 比那九秋的菊花还要瘦弱几分嘞。真是,花瘦不如人瘦,人瘦不如心瘦。一个“瘦”子,写出了女词人独居的旷苦,写尽了人间的离愁别恨。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元禛的菊花,新颖脱俗,坚贞不阿。“龙山落帽未多时, 陈迹依然使我悲。粲粲菊花何似好,阶前唯见束枯枝。”这是陆游的菊花,人老花逝,壮志未酬,空留满腔悲愤,又与谁诉说。
岁月虽已远去,但诗歌却永留人间。大自然的菊花, 傲霜开放, 暗香袭人,观之,养眼怡心;古诗中的菊花,坚贞不屈,高风亮节,读之,令人陶醉!
新闻推荐
千载文明,万里江山,十亿国民。看中华大地,东风浩荡,红旗映日,万象更新。国运昌隆,民生改善,武备文修消弱贫。前程广,喜鲲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