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荒岭成林海、青山变金山的背后,是几代林业工人风餐露宿、斗寒战暑的接力奋斗 听,大别山下的“绿色进行曲”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0-10-12 03:16   https://www.yybnet.net/

①20世纪70年代,原林场副场长、高级工程师张培从在林场劳作。

②20世纪80年代,林场职工在野外生火用餐。

③2003年3月,界巴冲林区职工张绍龙、徐玉杰把生活用品挑上山。

④2017年8月,林场职工郑天才、柳士宽在检查林区间伐生产。

⑤2017年12月,界巴冲林区职工陈其明、张可福在防火瞭望哨值班。

“三九天挖穴整地,穿着单衣还直冒汗。”

“看着树苗一年年长高,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

“这片林子是我们勒紧裤带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林场,追寻这片远近闻名的林场的历史印记,在几位老林业工人的讲述中,那些筚路蓝缕、接续奋斗的点滴被一一展现。

青丝变白发,荒岭成林海,60多年弹指一挥间,大别山脚下的这片土地披上绿衣,惠泽周边百姓,其所属的林场更是蝶变为全国林业经营样板。这背后是几代林业人的苦干、巧干与敢干。青山常在,青春不老。他们,用60多年的守望与担当谱写了一首“绿色进行曲”。

“大伙儿不比旁的,就比干活”

“山高坡陡石头多,葛藤茅草满山窝,年年冬天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历史上,黄柏山曾因战火和砍伐等原因,几十座山峰的树木所剩无几,只留下陡石和荒草,水土流失严重。

20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号召,商城县国营黄柏山林场成立,在这个“一脚踏三省,两眼观江淮”的大别山深处,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开始了。

“初建场时只有7个人,后来县里抽调了数百名社员,在场部背后的山坡栽植3000多亩杉木苗,这是黄柏山历史上第一片人工杉木林。”重回曾经用脚丈量过的林场,年近八旬的第一代林业工人熊笃开在郁郁林海中,徐徐打开记忆大门。

当年,熊笃开走了两天两夜才到林场。

“没电,就用油松照明;没粮,就啃窝窝头,采野果充饥;渴了,就喝口山沟水……”那时,林场的办公地在一座老庙里,在居无定所的条件下,熊笃开和工友们搭草棚、睡地铺,与荒山作伴,和野兽为邻。

一开始,林场没有苗木,没有路更没车,所有树苗都靠人从30公里外的乡镇挑上山。

“星夜出发星夜归。如果苗木不尽快栽下去,晒成干的,存活率就会非常低。”熊笃开说。为了栽树,人人手上磨出了血泡、挂起了老茧,脸由白变红、由红变黑。

当时有一首打油诗特别能形容林业工人的苦:“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仔细一看是林管站的。”

然而,艰苦的生活磨灭不了他们火热的激情。熊笃开的眼里亮光闪闪,“那会儿,磨刀石可金贵,俺们中午一下工都抢着去磨刀。大伙儿不比旁的,就比干活,我比你干得多,我就光荣。”

凭着这股拼劲,他们让近6万亩山林披上绿装。

“牙缝里省出一片林子”

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面积人工造林基本结束,黄柏山林场到处生机盎然。不过,这时人与林的矛盾显现了。

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林场的树木是他们眼中的“钱袋子”“盐罐子”。一些村民偷偷上山砍树,趁着夜色运到外地卖钱。为了护林,每个林区都安排三四十个护林员昼夜不间断地巡逻。

林场场长丁大军告诉记者,当时许多护林点不通水电,烧饭用水都得到河沟里挑,一个月就得下一趟山到20多公里外的地方挑粮食。白天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晚上还要与盗伐分子周旋,由于夜间山上行走不便,往返护林点休息非常麻烦且耽误时间,“许多人带着被子,困了就找个地方席地躺下。”护林员吕世江在护林时,曾被盗伐分子绑在树上,饿了一天一夜,第2天才被发现。

20世纪90年代末,偷树现象渐少,护林压力减轻,但林场经营却陷入困境。当时,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改革后,都要自己“找饭吃”,一些林场陷入“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恶性循环。

2002年,余英禄“接掌”林场时,这里已揭不开锅:员工工资发放不到一半,外面欠账近百万元,年底财务账户上5000元都不到……

痛定思痛。第2年,黄柏山林场在河南率先“吃螃蟹”,推行国有林场人事改革:一批人守业,一批人离岗,一批人另谋出路。

“把这些树像孩子一样抚育了几十年,为‘吃饭’把它砍了,真不忍心,职工们宁可人下岗也不让树下岗。”余英禄说,没有一个分流出去的职工去他的办公室“讨说法”,为保护这片林子,一些人选择牺牲自己,他们一步一回头,舍不得、放不下的仍是亲手栽下的一株株树木。

“当年就省下100多万元,相当于把500亩以上40年成材林留在了山上。”余英禄说,“我们定下原则,林木蓄积的消耗量一定要小于增长量,有多少钱就发多少工资,这片林子是我们勒紧裤带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逆流而上接下“烫手山芋”

创业艰难,守成更难,转型发展最难。能吃苦的林业人敢想更敢干。

2007年,黄柏山林场刚刚走出困境——第一次有能力还贷170多万元并争取到600万元项目款。当时,我国的许多林场都在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山场出租以减轻压力。一个“租赁山场,扩张规模,荒山造林,培育资源”的大胆想法却在余英禄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

对一些人来说,那笔钱还没有捂热,接下这些“烫手山芋”会不会“败光家底”?逆流而上的余英禄压力不小,但始终没有动摇。

在他的推动下,黄柏山林场与周边4个村组达成协议,投资400多万元,租赁山场4.1万亩并实施荒山、低产次生林改造等。这在全国都没有先例。

由一个小型贫困林场蜕变为拥有10.6万亩后备资源的中型林场。地盘扩大了,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为余英禄的心头大事。

2013年,余英禄等人提出“跨省办旅游”的大胆构想,让两个林区连成一片。当年,湖北麻城狮子峰林场与黄柏山林场旅游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联手打造黄柏山狮子峰景区。如今,这个景区已成大别山核心景区。

“全国几千家国有林场中,林地相连却分属不同省份的林场很多,两个林场与同一家旅游公司合作,两地政府协力打造同一个景区的却仅此一家。”湖北麻城狮子峰林场党委书记王建朝慨叹说。

由“砍树卖树吃饱饭”到“看树观景吃好饭”,几代林业人闯出一片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日子越过越美。

2016年,黄柏山林场与获得“地球卫士奖”的塞罕坝林场一起成为国家林业局向全国推广的森林经营样板。

制图:陈子蕴受访者 供图

新闻推荐

辽宁沈阳 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提至100%

本报讯(记者刘旭)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印发《关于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比例的通知》,明确将今年沈阳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

相关推荐:
“最后”的渡口2020-10-12 03:18
猜你喜欢:
评论:(荒岭成林海、青山变金山的背后,是几代林业工人风餐露宿、斗寒战暑的接力奋斗 听,大别山下的“绿色进行曲”)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