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潜
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平台。如何推动基层治理的资源聚合、增能减负、效率提升,进一步推进街道社区治理现代化,澛港街道通过党建引领,聚焦发展所需,逐步健全各项制度,创制了“四式并举 全科服务”的改革思路和服务模式,在全面提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同时,努力打造出集“一站式”、“网格式”、“清单式”、“融合式”服务为一体的特色“澛港模式”。
“全科服务”新模式,串起为民服务千条线
走进澛港街道儒林西苑社区居民办事一站式服务点,和传统办事大厅不同的是,没有各种服务项目的柜台,只有一个“全科服务”的综合受理窗口。全科社工倪琴正端坐在电脑前,为前来办事的居民受理工作,“现在来社区办事太方便了,只要把审批表、租房合同等该填好的材料交给一个人就能办结。”家住蔚蓝海岸小区的王女士正在办理住房租赁补贴申请,本以为办起来很麻烦的事项,没想到不到一刻钟倪琴就受理好了,这让她非常满意。
审批流程“多门”转变为“一门”,办事窗口“专办”变“通办”,得益于澛港街道以机构改革、流程再造为突破口,努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和释放“一站式”服务平台效能。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澛港街道将下辖10个社区划分为3个“为民服务中心分中心”,将街道、社区两级业务办理整合到“为民服务中心分中心”进行综合受理,并建立了前台全科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新机制,真正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全街道事”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的构建。
同时,借助体制改革的契机,澛港街道以“清单式”服务为突破口,对街道、社区两级100余项业务进行细致梳理,哪些业务交由“为民服务中心分中心”一站式办理,哪些交由“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办理,哪些需要共同办理,权责明晰、一目了然。“推行清单式服务,真正做到将社区中的人、房、物、企业、组织等各类事项、数据都入网呈现,规范化、标准化让网格中的‘全科社工’服务有依据、工作有章法。”澛港街道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网格管理”精细化,构筑党建为民“生态圈”
“楼道里干净整洁,墙上画的文明宣传画令人赏心悦目,我们住的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在儒林西苑小区,居民们见证着周边环境的可喜变化。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在澛港街道,基层党支部发挥微治理功效,将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化元素植入到楼道里,昔日的楼道“牛皮癣”、小广告无处藏身,取而代之的是用美图、美景打造的文化长廊。
在儒林西苑小区的“初心议事亭”,三五群众聚在一起,有的在下下棋,有的在聊聊天,熟络温馨的邻里环境成为这里最动人的风景线。70岁的陈景江是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初心议事亭是党建活动、文明创建的前沿阵地,也是联系百姓的桥梁纽带,让我们小区更加睦邻友好。”
现如今,澛港街道纵深网格化治理水平,将辖区内各小区划分为四级网格,在一级网格指导、督促和监督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社区第一负责人、网格长、楼道党员、楼栋长、信息员、物管员、社会组织等骨干为主体的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网络服务体系,一条“大党建”框架下构筑起的为民“生态圈”悄然形成。拉近群众间距离的“初心议事亭”,开展一对一帮扶的“红心暖雏鸟”困境儿童帮扶项目,营造文明新风尚的“党旗飘楼栋,邻里益家亲”楼道美化项目,面向老人的“党心暖夕阳”助老志愿服务,资源绘制项目“萤火亮资源,资源展西苑”……
基层微治理,如同肌体的末梢神经,直接反映出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围绕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这条主线,近年来,澛港街道深耕细挖“一网格一特色”管理模式,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重难点问题,创造性地推出“红色网格”建设、“美好社区”提案大赛、“党建微公益创投”、“三位一体”物业服务等一系列品牌,让“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精细化“网格式”服务成为辖区居民的共识。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10月11日消息,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台湾民进党当局为了搞台独、破坏祖国统一,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