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有人大代表提出应“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教育部答复称,该建议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有很大启发,将“充分采纳”。然而有人担心导师过度扩权,可能会加剧对研究生能否毕业的“一言堂”现象。
从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角度看,给予导师更多评价自主权,只要学生科研水平达到导师的要求,就可让其毕业有一定正面意义。但从舆论反映来看,扩权的同时如何更好地限权,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利益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毕竟,诸如学生沦为导师“家仆”“科研苦力”,甚至引发极端悲剧的情况此前都曾发生。任何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充分听取各方声音,将各界意见反应在制度设计和讨论中,共同为研究生培养涵养沃土。导师与学生,本不是博弈、对立的关系,相关改革还须谋求“最大公约数”。
李法明/图嘉湖/文
新闻推荐
烈士英灵在中华大地上安息 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
据新华社沈阳9月28日电(记者赵洪南、梅常伟)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8日上午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