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日趋稳定,消费者出行意愿亦有所提升。随着国庆、中秋长假临近,业内人士预计,旅游需求有望集中释放,国内游市场将迎来今年第一个高峰。
值得留意的是,在提前安排行程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将旅游保险产品纳入了出行的必备清单。那么,该如何更好地利用保险保障机制,减少旅游出行时意外风险带来的损失?
首选旅游意外险
“旅游出行过程中,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罹患疾病、证件遗失等风险发生几率较高。”保险人士指出,建议旅游出行前可选择购买旅游意外保险,为应对旅游出行意外风险多一份保障。
旅游意外险是指被保险人在旅游过程中,因遭受非本意的、外来的、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致使死亡、伤残、医疗费用支出或住院治疗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具有短期性、灵活性的特点,一般仅保障当次旅游行程。
以某境内旅行险为例,保障时间最长为30天,最高保额300万元,同时提供新冠肺炎保障。具体来看,其保障范围除意外身故、残疾外,还包括突发急性病身故、意外医疗费用、个人第三者责任、旅行期间高风险运动保障等。
需覆盖旅游时间
那么,在选择旅游意外险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从保障范围来看,目前不同的旅游意外险产品有所区别,消费者应在投保前认真阅读保险责任条款,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消费者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附加险。如参加跳伞、潜水、攀岩、探险等运动,可附加投保高风险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搭乘飞机旅行时,可附加投保航班延误保险;针对出门旅行行李物品和旅行证件可能丢失的情况,可附加投保行李物品和旅行证件损失保险等。
自驾游避免“脱保”
受疫情影响,今年黄金周期间,自驾游热度有所提升,成为出行热点。对于自驾出行的消费者,保险人士建议,除常规车险外,还可酌情购买第三者责任险,补充保险保障。值得留意的是,目前,车险综合改革已正式实施。相较于此前,机动车车损险增加了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保险责任。此外,自驾出行前,消费者还需留意车险是否仍在有效期内。如果车险到期日临近,尽量在出行前办好保险续保手续,避免脱保,在旅行过程中失去保障。(综合)
新闻推荐
劲力十足,撩动百城!9月19日,高性能智驾SUV——传祺GS3POWER正式预售,预售价格区间十分给力:235T手动劲酷版不高于8.5万元,27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