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一块辣椒试验地里,一男一女戴着毡帽正在为辣椒实施人工授粉,烈日当头,汗水像雨水一般从他们的脸颊流下来,再滴落在土里,两人看上去与当地农民并无二致。
事实上,他们是贵州辣椒界小有名气的一对夫妇,男的叫余常水,今年58岁,贵州省辣椒方面省级创新团队领衔人,女的叫令狐昌英,今年54岁,夫妻俩都是遵义农业科学研究院辣椒所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注辣椒科研事业已有27个年头。
无经费的“兴趣小组”
余常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研究,1991年底被抽调到遵义大颗粒肥料厂做研究,之后每次出差,他都会在行李箱里放一罐遵义辣椒。“我在外地就餐时,习惯性要一碟当地辣椒,再拿出遵义辣椒,对比着吃。”余常水回忆说,“这种对比让我发现,遵义辣椒特色鲜明,既香辣又可口。从那时起,我有了想法,要将遵义辣椒研究好,推广到全国甚至国外去。”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1993年,余常水自费启动了辣椒研究项目,成立了一个“辣椒兴趣小组”,这个小组共3人,余常水夫妇与他们的一个同学。小组定了一个目标:致力于遵义朝天椒的品种选育研究,保持朝天椒的品质、增加产量、提高抗性、扩大适应性,让市场认可,让种植农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本职工作是研究水稻而不是研究辣椒,加上辣椒在当时完全就是农民自种自食,市场前景并不看好,单位领导和同事并不支持这个“兴趣小组”。但苦于余常水固执的脾气,单位“约法三章”:一是不能占工作时间,研究辣椒只能用周末和节假日;二是没有科研经费,只能自己掏腰包;三是土地自己想办法解决。
就这样,这个“辣椒兴趣小组”就开始工作了。没有经费,就用工资节余;请不起工人,就自己动手干;没有土地,余常水找父亲要了两亩耕地作为试验地。过了一段时间,小组就只剩下夫妻两人。“那时候很艰难,从辣椒资源收集、整理、栽种、授粉、杂交、鉴定再到采收,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自己干。由于交通不便,我经常搭乘运煤车或拖拉机去农户地里收材料,路上危险得很。”
“游击队”变“正规军”
在余常水夫妇的努力下,转机慢慢出现。1996年,“老干妈”入驻原遵义县,对干辣椒的需求量特别大,老百姓种植辣椒不再是仅供自给自足,还可以变卖增收。
1998年,当地老百姓对余常水夫妇研究出来的朝天椒种子越来越认可,登门求购种子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研究的信心更足了。2003年,原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了遵义市辣椒课题组,任命余常水任组长,并首次获得了20万元科研经费,辣椒研究“夫妻档”正式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
“名分”有了,经费有了,人手也有了。20多年来,余常水夫妇选育审定了遵辣1号至10号系列品种。“每审定一个新品种,都是对前一个品种的优化升级,都会收获一份喜悦,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令狐昌英对近年来的成果如数家珍,“2012年,‘遵辣1号’成为全市换种工程指定的唯一品种,也成为贵州省辣椒区试对照品种之一。\‘遵辣6号’连续两年在贵州省区试中综合评价排名领先,2013年成功入选国家重点成果转换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遵辣9号’的诞生,填补了遵义朝天椒杂交化的空白。”
成千上万群众获益
汇川区团泽镇卜台村村民周太会就是“遵辣系列”品种众多受益人之一。她家从2010年起就开始种植“遵辣系列”品种,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种了100多亩,预计可收入30万元左右。“我家种植朝天椒都种出感情了,跟令狐昌英夫妇还成了很好的朋友。”周太会一边采摘朝天椒,一边高兴地说。
据不完全统计,由余常水夫妇选育审定的“遵辣系列”新品种,从试验示范到群众自发应用,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超500万亩,成千上万群众从中受益。
余常水和令狐昌英都临近退休年龄。有人劝他们,年纪大了,职称也够了,待遇也不差,为什么不好好休息?令狐昌英说:“越是拿着高工资,越应加倍努力,越是年纪大了,越应该珍惜时光,越是高级职称,越应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现在还带着学生,也该培养接班人了。明年打算好好推一下‘遵辣10号’,推广开后,再搞11号、12号。”
新闻推荐
坚持“四早”加强核酸检测能力 答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开卷试题”
新华社海南博鳌9月25日电(记者陈聪)“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外防输入压力依然很大,而在内防反弹方面,关键是要把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