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
今年初,两篇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引发关注。作者在论述生态经济学的过程中,列举了导师程国栋夫妇的事例,进而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并且论文标注属获资两百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这篇论文在众多严谨科学的学术论文中显得格外另类,堪称奇文。无论“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还是“近处让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优美感四溢”……这类表述不像学术语言,不合学术规范。此事被曝光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随即进行了调查。
而就在前不久,处理结果出来了。有关部门决定,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徐中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2年,给予徐中民通报批评;给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通报批评;中科院公布发文不当处理结果:停刊,主编免职。
这样的处理不可谓不重,许多网民甚至视其为“反学术腐败的最大胜利”。其实,“追回已拨项目资金”充其量是底线而已,而通报批评、停刊与免职也绝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冰川冻土》杂志所暴露出来的学术腐败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这样的处理并没有触及学术界腐败的“筋骨”。一旦风头过去,此类现象很有可能“死灰复燃”。
可以说,在程国栋与其弟子徐中民周围,形成了一个“学术圈子”。对于这个圈子中的人来说,“私利”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术研究。有鉴于此,具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等多重身份的施一公教授曾发出过善意的警告:“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做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从心里看不起。在学术界,这永远是真理!”
问题是,善意的警告对于利欲熏心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记得在2006年6月19日,《北京晨报》就刊登了《科技部重拳根治学术腐败》的消息。称“汉芯”造假事件发生后,科技部曾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制定了许多措施,像“科研立项全程公开”“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等,防止出现重复立项、多头“要钱”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冰川冻土》这起事件来看,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作用。一些学术腐败分子,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像吹捧导师师娘的文章,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核心期刊上,这种行为不仅让人感到汗颜,更是对学术尊严的一种侮辱。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徐中民等人虽然已经受到了处罚,但此事还远未到了结的时候。在对此事进行处理之外,有关部门更应该看到《冰川冻土》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并以此事为契机,追查学术圈子中的腐败现象,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如可以实施科研人员学术道德信息公开制、学术腐败终身一票否决制、追缴立项资金几何级翻倍制、弄虚作假玷污科学入刑制等制度。唯有多管齐下,学术界的腐败才能彻底被遏制。
新闻推荐
■“安徽援鄂护士送儿子到华中科大报到”新闻追踪 安徽援鄂护士重返战斗过的病区 与并肩作战的“战友”见面,温情诠释皖鄂一家亲
重返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6病区。李从玲受到协和医院同行的欢迎。李从玲和曾经护理过的患者(右)。李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