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课题组分析指出,京津冀公共服务水平总体提升,但城市间差距有所扩大,各城市有待提升的领域具差异性。
从基础教育领域来看,北京、保定、邯郸处于领先地位,河北省多数城市基础教育领域公共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从医疗卫生领域来看,公共服务水平普遍提高,“病有所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北京远好于其他地区;从社会保障领域来看,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河北省仍需增加相关投入,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设施环境领域来看,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均有所提升,北京、天津、秦皇岛位居前列。
蓝皮书指出,总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总体呈扩大态势。基础教育领域、社会保障领域的差距明显扩大,而设施环境领域差距有所缩小。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差距超过设施环境领域的差距,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内差距最大的公共服务领域。
课题组表示,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理应发挥主要的调配作用。但当前面临经济增速下降、人民需求更加多样化的矛盾,靠政府单一供给难以提升相对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因此,课题组建议,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整合教育、公共设施等不同领域的市场力量,利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通过联合办学、联合经营等市场化模式,丰富公共服务配给模式,辅助政府实现公共职能,从而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编者按】2020年9月30日,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而9月也是她逝世25周年。关于祖师奶奶的人生,她在自己的作品里写了很多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