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努力“超车”的新样态乡村学校 “这块屏幕改变着乡村孩子的命运”

来源:新京报 2020-09-10 00:47   https://www.yybnet.net/

河南渑池县果园乡中心小学 建于2011年,坐落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南七公里处。现有学生752人,40位专任教师,开设15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安装了校园宽带网、智能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教学班的“班班通”设备。受访者供图

“我今年已经52岁了,想不到竟会成为‘网络主播’……”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果园乡中心小学教师王莉莉面对电脑镜头,打开课程直播软件,熟练地切屏、播放课件,并不断地向学生提问。为了直播效果,她还给自己加了个“猫耳朵”滤镜。

果园乡中心小学坐落在三门峡市渑池县南七公里处,全校共计40人的教师队伍支撑着752名乡村孩子的学习。“新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这所乡村小学没有一个学生掉队。而这得益于互联网直播技术,以及将这些技术带到乡村学校的教师王莉莉。

“这块屏幕,改变着这一代乡村孩子的命运。”王莉莉说。教育技术的提升,像一束光照进了乡村孩子的世界。这所乡村小学正经历着一场“变道超车”。

疫情期间没一个学生掉队

疫情使学生无法像往常一样到校园上课,这对网络欠发达的乡村学校来说,本该是雪上加霜。果园乡中心小学却在学生“居家学习”的两个月期间,交出一份在线教育的完美答卷。

果园乡中心小学校长王杨可以骄傲地说,疫情没有给孩子们的学业造成很大损失。他看到,学校里的每一名教师都确保孩子具备参与直播课程的条件,“每节课都会设置打卡,出现异常打电话联络家长。有的孩子家里没开网,我们到家里帮他们把网络开通。也会让家长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如果真的不能参加直播,还可以通过电视收看‘名师课堂’,那里有一样的资源。”

疫情期间,学校把生命教育、美术课、手工课等优质公益课程通过网络推送给孩子们。有的孩子还在线上做起了小主播,有模有样,游刃有余。

在学期末渑池县的调研考试中,王莉莉所带的果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的三个班语文成绩在全乡的教学班里,分别是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

新技术正在促进教育公平

近些年来,乡村学校也面临教师和优质生源的流失。留在乡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最多的时候全校有1000多孩子,今年只有700多。”

“农村孩子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确实有限。”王莉莉回忆,在2017年之前,果园乡中心小学只有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师资也远不及城镇。

新技术不仅为王莉莉赋了能,也给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王莉莉给记者发来的一段她在学校室内足球课上随手拍摄的视频中,孩子们在教室内围成一个圈,几个男生技术娴熟地操纵脚下的足球;大屏幕直播中,国家队退役运动员一边远程指导孩子的动作,一边也教授当地体育老师该怎样教学。

这是近年来在乡村地区流行的“双师课堂”的一个场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场互联课堂的教学革命中,屏幕这一端的乡村学校教师扮演着“助学者”的角色——一边帮助直播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一边也在学习,提升教学技能。

“对于我们学校的农村老师来说,美术课、音乐课不会教没关系,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都在网络上给我们上课。”

引进互联网教育技术之后,王莉莉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完全变了。“孩子们看到了别的学校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总想去展现一下自己。”

“这是一个可以推广的‘奇迹’。”王莉莉认可双师课堂的“授渔”模式,她说,有更多的乡村教师可以向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教育公平正在加速到来。王莉莉知道,这块屏幕是飞架在优质资源与乡村教育之间的一道桥。

得益于互联网教学新技术和一心向学生的优秀教师,学校从“互加计划”等平台上引进了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双师课堂”,开展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特色教学。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时,新的教育技术也为乡村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一片天。

声音

50岁再出发,互联网给了我一次“新生”。

我每天都在不停思考,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怎样让同在乡村的教师掌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我希望培养他们终身成长、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代乡村孩子的未来,将不可估量。

教育部今年又加大了对三个课堂的推进,对我们这些乡村学校来讲,就是一个全新的机会,所以无论是专递课堂、名师课堂还是名校网络课堂都是在推进乡村教育,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王莉莉

校长访谈

王杨:乡村学校在线教育在实际运用中面临的问题非常多,不仅是设备的差异、资源管理的缺乏,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主要是学生和老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匮乏。乡村教师不应再是落后的代言人,而应是掌握新技术、提升教学理念的时代“链接人”。

新京报:乡村学校在办学改革过程中,您有什么建议和经验?

新京报记者戚望

新闻推荐

云南省普洱市读者肖俊青提问:甘蔗倒伏怎么挽救?

答:杨凌示范区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常宗堂说,甘蔗生长到后期高度可达两米以上,植株高大,叶片也会随之增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努力“超车”的新样态乡村学校 “这块屏幕改变着乡村孩子的命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