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南京姚坊门遗址公园附近的街巷里,居民陆续出门遛弯儿了,在街角空地上跳广场舞,在刚修好的塑胶步道上漫步……小区在出新,设施在改造,居民的生活节奏没有变。
一个年轻人沿着街边走来——短袖短裤,背着包,夹着本子。他边走边看、写写画画,不时停下来与居民交谈。有熟悉的人知道,那是他们的社区设计师阎欣,在工作。
2019年5月,南京市启动社区设计师计划,邀请高校教授、设计院专家和艺术家为老旧小区改造出谋划策。姚坊门附近0.92平方公里的范围将打造成江苏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来自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师阎欣受聘成为这里的社区设计师。
不搞大拆大建,聚焦存量更新,阎欣的新职业源于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在规划设计集团,阎欣参与了不少大活儿,动不动就是上百平方公里的新区规划。现在,他要俯下身子,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居民的需求。”阎欣说,街区涉及4个社区、13个小区,有居民2万多人。为了解街坊们要什么,他设计实施了一系列活动。
最直接的办法是开座谈会。一年来,他和社区干部召集居民座谈十几次,笔记记了一大本。
为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他在周边小学开展“我们的街道”主题绘画作文比赛。绿树、鲜花、小吃摊、运动场、老街巷……一个个关键词从孩子们的作品中被提炼出来,作为设计参考元素。
“扫街”、画图是阎欣的日常。早7点、晚7点,他要在街巷里来回走,沿路观察居民的活动特点,绘制街区人群行为地图。他还选出不同年龄的居民代表,刻画个人日常行动轨迹,利用手机大数据,画出社区及周边人流分布图。
几张图结合起来,居民的行为习惯和需求更明确了:街边公园人们不愿去,因为进出只有一条道,“半天才能绕出来”;大妈们喜欢聚在超市门口跳舞,因为那里灯光更亮;小学门口总是堵车,因为车辆和等待的人们挤作一团……
针对这些问题,阎欣开始设计:增加街边公园的出入口,把通学路、林荫路、健步道融为一体,把学校门口设计成候学区……
不仅能把图画出来,还要把图景变成现实,这是对这名32岁设计师最大的考验。有一条路设计了智能停车收费系统,但街道考虑要稳就业,暂时仍采用人工收费。阎欣感受到了挫折,但他没有退缩。无数次打电话,无数次跑现场,有时理解妥协,有时据理力争。通过与居民、社区、街道、施工方、驻地单位反复磨合,他的设计不断完善、逐步成真。
57岁的金尧山庄居民夏桂平说,刚开始,大家心里打鼓:“规划院的设计师,不都是画大楼的吗,到我们这里来能干啥?”现在,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大家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有本事”。
做社区设计师,没有增加一分钱工资,却多了无数琐事,但阎欣觉得很值:“以前是从校门到单位门,现在站在了小区门口,感觉更接地气、更自信了。”
城市要建设更要管理,为城市设计“软件”是设计师功力的体现。阎欣为街区设计了一个“微幸福基金”,由政府、企业、居民等共同出资,用于街区设施的小修小补。
一位老人在小区单元门口种了棵树,本来为增加停车位要砍掉,但老人提出可以自己养护,社区用“微幸福基金”提供管护补贴。树留下了,更多居民受此鼓舞认领管护公共设施,共治共享的热情激活了。
“其实,人人都是社区设计师,都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阎欣说。
据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统计,2016年以来,南京市已累计整治改造老旧小区近千个,约30万户居民从中受益。“十四五”期间,南京还将完成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小区的改造。像阎欣一样的社区设计师仍将继续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新华社南京9月7日电
新闻推荐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本月实施 客运班车中途可下客
本报讯(记者李景)坐长途车经过家门口却不能停车下客,必须进站统一下车再折返,这段“冤枉路”有可能无需再走。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