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众多民族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穿越了时空而将中国文化的精神血脉连在一起。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加上原有的“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节假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节日是人们共同体验历史与现实、共享情感与价值观的集体活动,借此可以培育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作为一种人们广泛参与的文化实践活动,节庆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挖掘各种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同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形成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系;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让一切公共文化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共享。
(摘自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
新闻推荐
□钟文(广东)乡下老家土屋的墙壁上,挂着一只用布袋装着的旧饭盒。每年春节前回老家打扫老屋的卫生,我一直都舍不得把它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