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尚坤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垃圾产量也在逐年增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由此可见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作为市民应当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的方式。
机关行政单位除了设立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之外,还应当大力宣传其好处,在相关工作中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让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成为社会大众的日常行为。
教育部门可以将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知识纳入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科技团队活动、趣味游戏等方式,向中小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实施亲近大自然的教育,主动体验以及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培养好这支环保生力军,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
在进入电子化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手段,探索改造垃圾分类的运行模式,充分运用好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作用,面向机关单位和市民群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直播宣传和垃圾分类系列知识培训教育,开展“互联网+社区人员”上门回收垃圾的新模式,以解决垃圾随意乱丢弃的行为,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有效地促进垃圾减量,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链。
生活垃圾分类既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更是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一次除旧布新的改革。让我们携手起来,把生活垃圾分类从规定动作变成自觉动作,共同为社会文明添新彩。
新闻推荐
新华社杭州8月15日电(记者冯源)在“上海奇妙夜”展位抽取迪士尼门票,在南京展位“跟着考古游南京”,在苏州展位购买“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