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封 面 评 论不学无术遇上奴颜媚骨方 有《平安经》的魔怔闹剧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7-30 02:42   https://www.yybnet.net/

封 面 评 论 □蒋璟璟

旷世神作《平安经》一经爆红,便迅速被网友玩坏了。如今,更是被冠以“发神经”“复读经”之类的戏谑称谓。而在这场网络群嘲、众声讨伐背后,“奇书”的前世今生,也经历了一场深度起底。无论是作者的身份,又或是媒体、大咖为“神书”站台背书的卖力姿态,被挖出的种种信息要素,让人深感困惑而又让人恍然大悟。一夜之间,似乎旁观者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只可笑在此之前,一群“局中人”丑态百出,共同制造了这出荒诞闹剧。

以严肃的文学评论视角审视,《平安经》真真是文糙质劣,东拼西凑、满纸荒唐,其套用格式、无限复制的“写作”手法,更近乎于一种魔怔的行为艺术。尽管我们说,审美是高度主观的,但标准和共识还是存在的。任何一个“正常人”,对于《平安经》的烂,都心中有数。很遗憾,太多“聪明人”深谙官场处事哲学,选择看破不说破。于是,鼓吹《平安经》“跨国传世大作力作”者有之,动用官网官微推荐力捧者有之——阿谀奉承,好一幕“皇帝的新装”。

个人爱好自娱自乐自然无伤大雅,可若是滥用职务影响、动用权力资源为一本“奇葩著作”张目,就是另一回事了。今年6月7日,吉林省朗诵艺术协会曾邀请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诗人参加了《平安经》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其阵势之大、场面之隆重,与这本书本身的粗制滥造,可谓极不匹配、反差鲜明。这台前幕后的故事,想必是不言自明。官衔加持、文人互捧,多种因素共同催化下,无下限吹捧《平安经》,隐约成了一个小圈子里的投名状。

当不学无术遇上奴颜媚骨,谁也不比谁更无辜。

新闻推荐

我国建成首个面向卫星应用的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

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科研人员已建成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可弥补传统地面测量方法在时空分辨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封 面 评 论不学无术遇上奴颜媚骨方 有《平安经》的魔怔闹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