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市犬只电子标签植入管理规定(试行)》显示,深圳将9月底之前设为警示期,督促犬主主动为犬只注射电子芯片;10月份开始,犬只未植入芯片将被视为无证养犬。(7月27日中国新闻网)
治理狗患,既要管人,也要管狗。饲养烈性犬、遛狗不牵绳等行为,直接可以对狗主人予以处罚。不过在现实中,犬只伤人的情况多发生在流浪犬身上,即使有关部门捕获犬只,也难以查清主人是谁,更不用说追责了。这就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公众的反感与弃狗者的不以为意形成强烈反差,而一阵风式的“打狗”运动,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以至于陷入“年年治理年年有”的怪圈;二是发生犬只伤人事件之后,难以通过追责、赔偿等措施惩罚弃狗者,无法形成震慑力。
从根本上说,植入芯片的根本目的,就是将狗与主人建立起可见的联系,倒逼其履行应尽的责任,以确保公众的利益不被侵犯。
要求多、门槛高、监管严,心血来潮就养条狗的人自然不多,随意遗弃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米粒大小的芯片注射植入后,相当于犬只拥有了终身有效的电子身份证,可以证明犬只主人的身份,查询是否及时注射疫苗,不仅在发生伤人事件之后便于追责,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遗弃犬只的行为,进一步说,这也能在相当程度上倒逼市民文明养犬。
狗患的背后是“人患”,唯有通过办狗证、植入芯片等措施在狗与主人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才能减少养犬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芯片植入、无证高额罚款、物业承担连带责任……多地养犬条例的积极探索,必将为治理狗患提供有益借鉴,相比于事后多部门专项整治,这样的“治未病”才是关键。 (宋鹏伟)
新闻推荐
记者|郑萃颖编辑|7月27日,运城文旅发文表示,近日山西省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