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月谈网报道,记者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以招生贩子为纽带的灰色利益链,以虚假招生宣传、预收学费、疑似买卖生源等手段,将学生“人头”卖出高价,黑手重点伸向农村初中学生。黑幕背后,是对学生价值的盘剥。
从报道中,我们能够看出部分民办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但是为了生存下去,这些学校想尽千方百计招收学生,甚至诱骗学生入学。
报名就读民办中职的初中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成绩落后、家境贫困的农村初中生,家里指望着孩子好好学手艺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却被忽悠到名不符实的学校。这样的招生方式、这样的中职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和家庭的伤害是很大的。
民办中职学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质量不高、生存困难的学校,必须对其办学资质、招生资质进行认证,办学质量差、设施落后、招生困难的学校,该淘汰的要予以淘汰。学校状况、招生情况要向社会公开,放在阳光下,使得考生对学校和招生情况、招生过程等都要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学校。不管哪类学校,都要通过正规途径、正规程序招生。
现在,正值中高考结束,学生和家长正面临报考哪个学校的问题。根据分数,报考学校,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件大事。
如果学校包括招生等方面的状况,都放在阳光下,通过正规途径招生,考生和家长对各个学校的情况了解多了,招生规范了,诱骗招生没有生存土壤了,灰色利益链就不存在了。各个学校间要通过招生,形成合理的竞争关系,使得教学质量过硬的学校在招生中脱颖而出,那些低质量的学校在学生的舍弃中自然淘汰。(扈美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徐睿通讯员张靖雯)当前,正处于夏季集中降水期,辖区降水量明显偏多,雷击、强风、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