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盛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大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在观念和方法上创新,以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把保持优良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要认真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和把握未成年成长的规律;要从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心理和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他们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合适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要适应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帮助其解决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工作实践中,要抓好青少年自我教育,培养教育未成年人在生活上自立,学习上自强,行为上自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集体的高尚品格。
学校教育是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主渠道,必须在学校教育上下功夫。就未成年人的成长而言,在教育和被教育的矛盾中,教育是主要矛盾方面,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很重要。因此,集中抓好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首要任务。
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参与,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防范网络。
本报记者吴丹整理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同步落地实施。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