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升学宴”变味儿,重在防患于未然。而承诺拒绝“升学宴”反映了社会心声,实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移风易俗、引领新时代风尚之举,值得提倡和效仿。
人民网消息,拒绝升学宴请、文明表达祝福、引领良好风尚……7月25日上午,江苏省沭阳县九所高中利用学生返校日,同步开展“不办升学宴健康成长行”万人签名承诺和“拒绝升学宴引领新风尚”主题班会等活动,近万名师生在签名墙上留下了自己的“承诺”。
随着高考成绩出炉,各大酒店饭馆各类“升学宴”“谢师宴”层出不穷,人情往来“份子钱”也让不少人忧心忡忡。沭阳县九所学校校长联名发出“拒绝‘升学宴’引领新风尚”的倡议,引起强烈反响。该校的每一名师生都自觉响应这份倡议,做拒绝“升学宴”的倡议者和践行者,这对端正师生关系,净化社会风气,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每年高考结束后,“升学宴”便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老师表达敬意,摆几桌酒席属人之常情,请老师们赴宴也似乎无可厚非。然而,近年来“升学宴”越摆越离谱,已经跑偏,如今已经变成地地道道的“负担宴”或“寻租宴”,令各方不堪其扰,甚至有人借此敛财,“升学宴”已经没有多少正面意义可言。
首先是升学宴出现了明显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倾向。过分强调物质内涵,就失去了宴请谢师的真正目的,不仅浪费钱财,还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对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没有任何好处。其次是借“升学宴”敛财现象严重,甚至暗藏腐败。再次是如果孩子们见多了吃喝、攀比这样的场面,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未来健康成长显然不利。
何况,想表达对老师的恩情,能采用的方式很多,不仅限于“宴请”这一种。其实,几乎每一位老师未必都想让学生以“升学宴”这种方式答谢自己,一句“谢谢老师”、一束鲜花献给老师乃至一个真诚的鞠躬向老师表达谢意足矣,且这样的答谢更文明、更纯洁也更具温情。
由此,谨防“升学宴”变味儿,重在防患于未然。而承诺拒绝“升学宴”反映了社会心声,实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移风易俗、引领新时代风尚之举,值得提倡和效仿。近万人承诺拒绝“升学宴”可参考、可借鉴,也可复制,这道作业值得抄。更多人加入此行列,社会必将变得更文明。◎刘天放
新闻推荐
再次抬头仰望那颗红色星星时,中国科幻作家房泽宇心中涌起了不一样的情愫。随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