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25日电(记者周润健)26日,将迎来今年“暑伏”里的中伏。今年有“俩中伏”,总共20天。专家提示说,“暑伏”天里,中伏最热,公众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今年的“暑伏”,7月16日进初伏(头伏),7月26日进中伏(二伏),8月15日进末伏(三伏),8月25日出伏。其中,中伏为20天,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
“双中伏”是否意味着一定要热20天?罗澍伟表示,中伏的天数是按传统历法中干支纪日的排列状况计算的,“双中伏”不意味着闷热的高温酷暑会持续20天。高温高湿天气出现的因素很多,如副热带高压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强弱等。
“头伏饺子二伏面”。随着中伏的到来,用切面、抻(拉)面做的打卤面、炸酱面、凉面等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面馆的生意也格外红火。
罗澍伟介绍,面条源于中国,汉、魏时期就已有“伏日食汤饼”的习俗。“饼”是当时面制品的统称,煮面条需用开水,所以称“汤饼”。
“传统中医认为,小麦味甘、性凉,厚肠胃,除烦润燥。此时恰值新麦登场,以此做成的面条绵软香甜,清爽适口,易于消化。吃热面时出汗,还可祛除体内湿热和暑气。”罗澍伟说。
新闻推荐
救援现场7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普降暴雨,导致城区内涝严重。澎湃新闻从建始县消防救援大队获悉,该队紧急出动3车21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