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海上风标 谢之光、林风眠、关良诞辰120周年作品展

来源:西安晚报 2020-07-26 05:05   https://www.yybnet.net/

谢之光(1900-1976)关良(1900-1986)林风眠(1900-1991)林风眠 《舞》20世纪50年代《瓶花·梨》林风眠《李逵三打祝家庄》 关良1975年《浦江春潮》谢之光20世纪70年代

□报艺

近日,“海上风标——谢之光、林风眠、关良诞辰120周年作品展”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以近百件作品回顾、梳理三位海派艺术大师的艺术人生。2020年是三位艺术大师诞辰120周年,他们艺术道路不同、艺术风采各异,却都以独具创造力的探索,推动了传统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

作为20世纪重要的三位杰出艺术家,谢之光、林风眠、关良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今天我们回望这三位海派艺术大师的作品,不必仅盯着他们的笔墨、图式,而更应看到他们探索传统国画现代化的方向与思路,这些实践的可能性,能给今天的艺术创作带来颇多启示。展览一大耐人咀嚼之处在于,观众能从众多作品中看到,谢之光、林风眠、关良是怎样分别以三条不同的艺术道路,最终将传统国画推向现代化的;中国近现代画坛中探索传统中国画向现代化转型的,不止谢之光、林风眠、关良所代表的这三种方向,但这种探索是与时代进程同步的,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艺术担当……”主办方这样介绍此次展览的初衷。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上海中国画院院藏的近一百件作品,内容涵盖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作品品类全、时间跨度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展览共分两部分:一楼主要展现三位大师的现实题材作品,从中观众可以体会到老画师进入新中国后努力体会时代精神,表现新生活、创作新作品的心路历程。二楼展品主要展现艺术家各具风采的艺术探索,三位大师艺术道路不同,但都在中国画的推陈出新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此次展览中不少作品都难得一见,例如谢之光的造船厂主题大型组画、林风眠的大幅仕女图、关良人物众多的戏画,或能揭示他们曾被忽略的某些方面。研究前辈画家的艺术道路,学习他们的艺术思想,缅怀他们为民族艺术发展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不忘初心,启发和激励我们更好地为人民而创作,这也是举办此次画展的初衷。

谢之光:潇洒来去真名士

画作自有一派天真自然的味道

谢之光1900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在其艺术生涯的早期,谢之光就开始借鉴西画技法,曾经取斋号为“冶欧堂”,提倡开阔视野,反对泥古。后又取斋号为“栩栩斋”,追求惟妙惟肖,所作年画月份牌,风靡一时。谢之光以仕女为主要题材的月份牌绘画,不同于一般的擦笔敷彩偏甜的画法,而是以水彩加线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他的淡雅透逸的风致。上世纪30年代初期他开始接触中国画,早年喜爱任伯年画风,并广为吸取众长,自青藤、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至钱瘦铁诸家,对他都深有影响。谢之光有着深厚的传统艺术造诣,同时又是一位敢想敢闯的创造型艺术家,勇于开拓新路和突破难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他为上海制成万吨水压机所感动,在工厂体验生活时以激动的心情反复绘了多幅木炭素描写生,后又匠心构思,终于绘成一幅不同凡响的《万吨巨人》中国画力作,像这样以庞大机器与众多人物为主体、厂房内复杂结构作背景的大幅画面,如果依实描绘,或处理不当,必落俗套或流于图解而索然无味。但谢之光却能以高超的简括构成,以枯湿浓淡的笔墨变化和冷热色的冲撞晕染,使之虚虚实实生机盎然,既显气势,又出韵味,把观者引进艺术之灵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间,谢之光还创作了《造船》《教爷爷识字》等写工业和人物的佳作。

谢之光晚年创作以大写意山水、花鸟为重点,艺术上进入高峰期,家人说他作起画来“如疯如狂”。沈柔坚先生在《记画家谢之光》的序言中这样描述:“我多次见他执笔作画也是那么充满着情与力。他每见古书画精品或当着熟人面作画时,往往要激动地高声说:‘凶!凶……!’作为助兴和感叹,自然地流露着这位艺术家的赤子之心。晚年谢之光艺术上更豪放,表现力更自由自在,大写的笔姿、墨韵、彩味确实达到‘凶’的力度。有知友戏说‘之光落笔就像人来疯’……”之光老人的画幅中正是活生生跃动着作者的真情和童趣。他老年的写意水墨画善于处理浓淡枯湿、虚实变化冷热色的关系,丘壑成于胸中,凝重与空灵兼具,显出前人所没有的境地。为求特殊效果,他作画时随兴所至而不择手段,他可以随手利用指头、手掌或是纸团、竹筷,或是将水墨倾泼纸上等等,以增情趣,自有一派天真自然的味道。谢之光先生为人真诚朴素,醉心画艺,生活淡泊,洁身自好,与人为善,不求闻达,爱交朋友……“艺如其人”“风格即人”是老话,也是真理。谢之光的绘画艺术,正是他高尚人品的印证。

林风眠:以艺术为武器

一生探索中国画变革的道路

林风眠1900年出生于广东梅州。林风眠的一生,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美术历程。他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跌宕起伏,同时也淬炼出了其伟大的艺术精神。早年的林风眠叱咤风云,是理想主义者,是时代变革的推动者,他以艺术为武器,为东西艺术之前途而战斗。他想要做的是: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晚年的林风眠历经沧桑,对人性的洞若观火,化为了平静、淡泊与坦荡。林风眠的艺术实践从精神层面做到了对东西方艺术的理解与融合,他为民族文化艺术而做出的努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起,林风眠开始了创作以人物组群为主体的现实生活题材绘画。这不同于他的仕女及戏曲人物画的探索。即便是表现劳动题材,他依然偏爱女性形象,从《农妇》《菜农》到《收获》,三五成群的女性聚拢在一起劳动。浓烈的色彩、浑圆的造型、浓厚的墨线,在令人想到中国民间绘画质朴的同时,妇女们泥土般棕色的皮肤,粗拙的脸部轮廓也会透露出高更绘画里的东方情调。林风眠怀着热忱的心投入新的社会、新的生活,并自觉地摸索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匹配的绘画表现手法。

1958年春,林风眠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组织的下乡劳动锻炼,与赖少其、关良等一起深入生产队劳作。20世纪60年代初,他又随同上海中国画院的花鸟画家们走遍洞庭东山二十四湾,看到农村面貌的变化和自然美景,使新作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同年,林风眠参加了进京的重要国画展览“上海花鸟画展”,这是一个专题性花鸟画展览,显示了上海作为中国花鸟画重镇的实力。林风眠的《秋鹜》十分抢眼,被媒体频频介绍。《秋鹜》无疑是一件在调和东西、走民族化道路的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作品。他以毛笔、宣纸和墨汁所绘制的中国材质的水墨,传递出一种孤绝、压制与沉思的抒情性,这种幽暗的抒情甚至弥漫到了画面的外边,在典雅的中国情致中似乎还夹杂着其他的因素。作为上海花鸟画的领衔人物,唐云十分喜欢《秋鹜》,1961年7月23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他撰写那篇著名的《画人民喜闻乐见的花鸟画》中,他选择《秋鹜》作为配图之一。1979年,林风眠写信将105件作品全部捐献给国家,这批20世纪40-70年代的林风眠绘画的上乘之作成为了上海中国画院的永久收藏。

关良:以拙求朴吐纳中西

舞台人物在其腕下呼之即出

关良1900年生于广东番禺。1922年关良结束留日归国,由此开始了他的艺术探索。关良早期受印象派画家莫奈等影响,强调风格,其推崇创造的艺术观念是一贯的。在晚年,他依旧强调说:“当一个艺术家在献身于艺术事业之前,应该十分明确这一点,要立志于独创,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敢于运用别人没有尝试过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1942年中秋,在他的第一次个展中,关良的戏剧人物画首次集中公开展示。自此,关良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卓然自立,愈久弥坚,被刘海粟认为是“把中西古今的隔阂打通了,找到最有独创意义的路,格调高,民族形式突出”。

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他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关良作品集》序言中,当代著名艺术家程十发这样说:“我与关良先生的相识还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美专,当年关良先生是学校西画系教师,我是国画系的学生。按常理隔系的师生不会有太多的交往,但关先生嗜好京戏,自个操琴吊嗓,而我也深爱此道,常去听戏看画,故师生关系很好,加之关师母亦是松江人,于是更添几分亲情。我敬重关先生平淡谦和的为人,但更喜好他那风格独特的腕底‘粉墨’。关先生为了过戏瘾,结交了许多梨园界的朋友,买来髯口、马鞭,熟悉唱、走、锣鼓、身段、招式等等。正由于此,其作画时各式舞台人物在其腕下呼之即出,妙趣横生。”

程十发介绍说,有人认为关先生的舞台人物是属童稚体,其实不然,他是受西方现代派画家毕加索、马蒂斯的影响。他在日本留学时,正是欧美文化大肆冲击日本之日,西欧的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画作时常来东京展出。在流派纷呈的艺术海洋中,年轻的关先生东寻西找,吐纳中西。回国后,在与上海的一些国画家交往中又深深地迷上了水墨画。然而在东瀛大开眼界的关先生,在比较中西绘画的异同之后,却领悟到了中西艺术在画理上的殊途同归。那文人画中所孜孜以求的平淡天真,无躁无火,不正与西方现代派大师们所追求的境界如出一辙吗?

关良的戏剧人物画从不拘泥于具体的情节及舞台的服饰细节等,而是抓住特定情景中的精神,以少胜多,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剧中人物的声容气魄。形式上以拙求朴,充溢着一种率真的稚趣。用笔“钝、滞、涩、重”,无丝毫矫揉的浮华,进入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

新闻推荐

宁夏固原涌现的乡村文化大院,让古老村落迸发出新生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个人,一个院,一个心愿

当地的草根艺人在梁云文化大院内进行民俗文艺表演。朱彩霞摄眼看直播间的粉丝越来越多,柏丽香开始了登台演出前的最后准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海上风标 谢之光、林风眠、关良诞辰120周年作品展)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