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何怡记者石喻涵实习生董锦薇田萌)“当时在测控大厅里,看着大屏幕上的倒计时,我的心跳得非常快,然后随着口令倒数‘10、9、8、7、6、5、4、3、2、1’,点火发射的那一瞬间特别激动,想大喊的那种。”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发动机总体设计员马力扬刚入职两年,这次在海南文昌近距离参与了“天问一号”的发射工作,让他倍感兴奋。“发射前期我学习和熟悉了相关的靶场操作规程,前一天晚上几乎熬了个通宵,大家只有一个目标——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7月25日下午,航天六院举办简朴而热烈的欢迎仪式,迎接在海南文昌执行长征五号遥四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试验队员凯旋,马力扬就在其中。
在“造探火动力铸大国重器”的大型庆祝背景板前,马力扬和同事们一起,接过鲜花,共同分享着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圆满完成首次工程化应用的喜悦。
本次飞行发射任务,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中国行星探测的首飞之战,航天六院为本次发射用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和“天问一号”探测器研制交付了78台各型发动机。
为了保障本次任务圆满成功,六院型号队伍深入开展设计特性查漏补缺和产品数据成功包络线分析,严抓各级审签把关,严格技术状态管控,提高设计可靠性,保证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一致性。同时,结合探火任务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控制等特殊要求,对推进分系统的发动机产品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六院陕京沪一院三地试验队员克服疫情期间各项特殊情况,于5月23日集结海南文昌,开启了整整两个月的试验准备工作,精益求精,严慎细实,确保发动机产品的最佳状态。
长五遥四火箭发射成功,对中国成功实现首次自主探火而言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的7个多月时间里,六院推进分系统试验队员还将坚守北京飞控中心,为推进分系统顺利完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地火转移、近火制动、环火飞行及火星着陆等一系列节点任务提供坚强的动力保障。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4日发布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0)》指出,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