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生源沦为招生黑手的“财源”
新闻:近日,有媒体记者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以招生贩子为纽带的灰色利益链,以虚假招生宣传、预收学费、疑似买卖生源等手段,将学生“人头”卖出高价,黑手重点伸向农村初中学生。
点评:尽管国家三令五申打击虚假招生,为何时至今日一些民办院校依然我行我素、肆无忌惮?究其原因,固然有些学校重金抢生源是为了打造升学率,提升学校影响力、知名度,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更多的是冲着把学生招进来以后获得的国家补助资金、不菲的学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费”等多笔收益,这些收益远超过当初买生源的费用;此外,报名就读民办院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成绩落后、家境贫困的农村学生,信息较为闭塞、不懂得辨识学校优劣,容易被夸大宣传所迷惑,即使入学后发现是个坑,他们也不善于维权,招生风险小。这些农村孩子原本就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家庭还指望着他们学习一技之长改变命运,最后却被忽悠到一些名不符实的学校,遭到层层盘剥。因此,坚决打击一些民办院校虚假招生,切实维护学生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保护农村学生的权益,就要严肃治理各类违规招生现象,建立并统一使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平台,严格执行网上统一填报志愿和公开、有序录取,不给违规招生机会,并加大违规招生处罚力度。同时,各民办院校应当端正办学态度,别把生源当财源、把教育当生意。唯有守住“诚信”,踏踏实实办学,用人才培养质量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才能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沙洲)
高职高质量扩招亟须机制创新护航
新闻: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稳定高职扩招规模,在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的基础上,确保稳定有序、高质量完成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
点评:在当前形势下,高职扩招需在四个方面着手,创新体制机制,既为顺利实现高质量扩招目标护航,也为技术强国奠基。
要进一步完善培养和评价机制,改革技能鉴定办法,支持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改革培养和评价机制,拓宽职业技能认证范围,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积极探索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多元评价机制。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投入,形成多元的投入保障机制。明确技能培训的公益性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引导社会投入,建立多元的投入保障机制。
要改革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激发行业企业提升人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明确规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规则、方式和程序,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学校、培训机构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工作。
要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社会经济地位,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此,可以加大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发展等优惠政策的宣传。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要加大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奖励力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 薛二勇)
新闻推荐
近日,官陡街道中江社区携辖区宝萍物业、立鹏物业、森林物业、悦豪物业组建“红色物业”志愿者服务队分别向区应急连驻汤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