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半年110场发布背后 深圳如何用公开透明打好战疫?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7-11 13:52   https://www.yybnet.net/

“经过3年整治,现在深圳1500多个城中村变成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9月1日实施,将设立垃圾减量日”……

7月9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城市精细化管理”专场召开。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宝安区航城街道后瑞社区等单位的负责人坐在一起,面向全市市民,分享深圳近年城市管理中的“绣花功夫”。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自1月29日起,深圳加大新闻发布会召开频率,建立与一级应急响应机制相匹配的信息发布机制。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深圳仍然保持每周近1次新闻发布的频率。

截至目前,深圳围绕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复产复工复学、“六稳六保”工作等主题,共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集中采访等新闻发布活动110多场次;共发布及转载稿件近2.5万篇,网络总点击量上百亿。

公开透明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推进器,是解疑释惑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法宝。深圳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用公开透明破除谣言,稳定公众情绪,提振信心,凝聚社会共识,激荡起澎湃的正能量。

机制建设

建立与一级响应相匹配的信息发布机制

架起一支支麦克风,亮起一盏盏闪光灯,发布人在蓝色背景墙前依次落座,媒体记者入席,“发布开始——”。在位于市民中心B区的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这是几乎每周都会出现的一幕。

“要严格规范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不信谣不传谣。”“要做好信息报送发布工作和舆论引导。”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多次强调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结合深圳的城市特点,努力突破新闻发布工作常规,建立与一级应急响应机制相匹配的信息发布机制。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深圳仍然保持每周近1次新闻发布的频率,将更多的信息和政策及时传递给公众。

截至目前,深圳共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集中采访等新闻发布活动110多场次。同时,根据疫情防控特点,深圳还创新通过网络直播形式,举行两场在线发布会。

每一场新闻发布会背后,都体现着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的统筹力和执行力。发布会聚焦疫情信息、“惠企16条”、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支援国际社会、复工复产、学生返校、法治保障、科技抗疫等焦点话题,每场邀请一个或多个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运用权威数据、鲜活案例开展发布,权威发声,正面引导。

到了传播环节,深圳市政府新闻办积极协调媒体进行全方位推广,中央、省主要媒体进行深入报道,中央、省重点新闻网站与深圳媒体单位“两微一端”和政务新媒体矩阵联动,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消息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的多层次传播格局。

传播力被层层激起。围绕110余场次新闻发布活动,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改革报、广东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中央及省级媒体,深圳卫视、深圳晚报、深圳商报、深圳新闻网等市级媒体,通过专版、专刊、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共发布及转载稿件近2.5万篇,网络总点击量上百亿,微博阅读量高达5亿人次。

除了市级的新闻发布活动,各区各部门相继探索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发布机制。例如,福田区上线官方资讯服务移动客户端“福田融媒”APP,推动融媒体建设;罗湖区定期举行“双周发布”,通过网络图文直播、微信、H5等新媒体形式,多渠道推送信息;南山区和光明区采用网络发布会、集体采访等形式发布政策;坪山区建立信息权威发布“3+5”规范指引体系等。

此外,深圳还建立了每日新闻发布机制,通过各种载体,坚持滚动播报。截至6月27日,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协调指导深圳市卫健委官方权威发布信息累计发布了1924篇(条),总阅读量达4.95亿人次;“深圳发布”累计发布7249篇(条)权威信息,总阅读量达3.33亿人次。

▲1月29日,深圳市首次召开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主题设置

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应该发布什么?在不同的阶段,深圳的新闻发布会有不同的重心,但都围绕一件事——人民群众的关切。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布会是一颗“定心丸”。

确诊病例有多少?深圳哪些小区有病例?通过多场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罗乐宣、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静等主要负责人和专家登场,权威通报了深圳的病例数、救治力量、救治情况、防控方案。市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1月27日,受到“深圳封城”“蔬菜断供”谣言的影响,部分超市出现市民哄抢生鲜商品的情况。仅仅1天之后,在1月29日深圳召开的首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忠表示,深圳市政府紧急开会研究应对生鲜商品临时断货的问题,要求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紧急调配货源,“按照平日惯常的春节期间进货量的10倍来组织货源。”

发布会之后,超市哄抢的人少了,谣言偃旗息鼓,市民正常的生活秩序迅速恢复。

“深圳积极回应市民诉求,满足市民知情权,以公开透明的疫情信息凝聚全社会共同投入防控工作,形成超大城市应急治理的“深圳探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中心执行主任林信群表示。

因疫情信息发布的及时有效,深圳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成为世卫组织报告中列举的唯一城市个案;被多家媒体评为全省疫情信息发布“最透明”的城市。

进入复产复工复学阶段,发布会是政策的“传达器”。

深圳“惠企16条”如何落地?企业如何受惠?深圳不但在各类平台上发布了“最全政策解读”,还连续举办了5场新闻通气会。在通气会上,深圳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组织国资国企市内外物业免租减租降费总计超过13.5亿元;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提出,超过8亿元稳岗返还资金陆续发放;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补助、减免税款、污水处理费补贴也由相应部门分别落实。

4月20日,中小学生分批次返校在即,深圳市召开“学生返校”专场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种种措施:在学校学生返校前一周至返校后两周,每所学校至少派驻1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驻校指导;深圳各基层医疗集团、公共卫生机构与学校对口协作,开展学生晨检、午检和病人转诊工作……这次发布,让学生、家长对返校多了一份安心。

在“六稳”“六保”工作中,发布会也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市商务局局长王有明在“对外投资”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深圳有7个区发放了规模不等的消费券,有效促进消费回升;有关部门走访重点供应链、跨境物流等企业,确保供应链稳定,并协调重点外资企业有序复工;有关部门联合银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向深圳商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旅游业受疫情冲击严重。深圳专门举办“文化旅游”专场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承诺,鼓励各区宣传文化部门出台服务本区文化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区联动,形成合力,实现政策支持错位互补,“共同帮扶文化企业渡过难关。”

“深圳的认真态度和公开透明,带来的是信心和希望。”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说。

内容聚焦

既有政策解读,也有一线故事

什么场合能一起集齐四位区长?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可以。3月25日召开的深圳各区复工复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福田、南山、宝安、龙华四区区长轮流发布。

福田区区长黄伟拿出一张“美食地图”,一一指出该区规划的22处“自然风健康消费专区”;南山区区长黄湘岳用“亮色”比喻高新科技企业的抗疫贡献;宝安区区长郭子平、龙华区区长王卫纷纷打起了“广告”,“我们现在开工筹建保障性住房1.5万套,希望更多的人才在宝安落户。”“龙华是一个购物天堂,我们有5000万元的购物优惠券等着大家。”

“切实提高各级各地领导干部对新闻发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用好新闻发布平台,主动解读政策,回应好关切,转变和提升观念,坚持公开透明原则。”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提出的要求。

半年来,站上发布台的深圳各部门“一把手”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在6个月里,1位区委书记、5位区长、12位市直部门一把手、33位市直部门副职负责人(其中一位出席过2次)、3位区直部门一把手等出席了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并现场回答记者们的提问,解答市民们最关心的话题。

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介绍了深圳的抗疫经验,并特别提到了“歌诗达”邮轮的应急突发处理事件。深圳市副市长、市发改委主任聂新平出席了“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当月规上企业复工情况,以及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安排。

“一把手”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初汉、市水务局局长张礼卫指出,今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巩固管理提升年”,治水将从“治污”向“提质”转变;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福金介绍,为了关注高校毕业生稳就业问题,将把扶持对象范围扩大至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光明区区长刘胜展示了“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规划蓝图……

如果说,“一把手”们代表了权威、公信力,那么基层工作者、企业负责人、社会组织代表则用鲜活的故事,为新闻发布会添了“地气”。据统计,共有24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负责人参与了发布会。

“我们的产品少则几百个器件,多则上千,哪怕缺少一颗螺丝,产品也无法出厂。”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欧军在“工业和信息化”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一个高科技企业突破困境的经历。

作为社会组织代表,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介绍了深圳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参与国际抗疫的贡献。其中,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会联合华大基因等向日本、塞尔维亚等20个国家捐赠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成为国内首个支援国际抗疫工作的慈善组织。

110多场新闻发布会活动,既有宏观政策,也有一线故事,以公开透明安民心、强信心,为社会注入一股股正能量,也推动深圳向着“透明政府”不断前行。

专家观点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王建磊:

公开透明彰显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圳市政府建立与一级响应相匹配的新闻发布制度,既是政府部门追求公开、透明的生动实践,也是对新闻发布机制创新的深入探索,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满足群众知情、促进信息公开”方面的自信姿态。高密度、高权威度的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对于展示城市安全指数、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从发布的主体来看,既有深圳市民政局、市场监督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也有福田区等各区政府机关,还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诸多医院机构,这些部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这些发布主体的协同联动体现出政府的统筹能力与大局意识。

从发布的信息内容看,主要是全面展示各职能部门在疫情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取得的工作实效,其中传递出的数据和事实,充分满足了市民对疫情的知情需要,且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信息空间,既让民众安心,又塑造出政府部门主动公开、一切为民的阳光形象。

2003年“非典”促使新闻发布得以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如今,新闻发布已是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日益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

面对新冠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民群众对于信息发布自然产生更高的要求。深圳市政府此次在发布主体、发布节奏上的扩充与加强,实现了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和舆情引导;同时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载体,信息发布以“更及时、更公开、更透明”的特点,彰显出深圳市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也为实现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资料来源:南方+、南方日报

记者:夏凡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原标题:《半年110场发布背后,深圳如何用公开透明打好战疫?》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最治愈的灵魂伴侣 不过一碗茶泡饭

原创老艺术家九行来自专辑吃吃吃茶水泡饭,这组合会好吃吗?这外表和味道有反差的料理,好吃得很。提起茶泡饭,也许我们只想到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半年110场发布背后 深圳如何用公开透明打好战疫?)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