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钱培坚)近日,上海松江警方公示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郑某因买卖伪造证件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这引出一起令人咋舌的“幼儿园顶替案”。
去给孩子报名幼儿园,居然发现有一个信息完全一致的孩子已经捷足先登了!家住上海市松江区的市民伏女士在松江泗泾某幼儿园报名登记现场,赫然发现自己的孩子被“套牌”了。
被告知自己的孩子已经办理了入园手续,伏女士也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她向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家里人此前从未带孩子来报名,怎么可能会显示已经登记在册了呢?
随后,幼儿园方面拿出了学生的身份信息,清楚显示有一个与自家孩子身份信息一样的孩子,已经做好登记等待开学了。这就相当于,自己的孩子不能够在学区范围内的幼儿园上学,眼看着就要开学了,伏女士很是着急。在与家人商量之后,她马上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希望能够借助警方的力量,查清楚真相。
经民警调查,伏女士的孩子卷入了一起冒名顶替事件中。原来,与伏女士同住在一个辖区的杨某,家中的孩子也到了入园的年纪,但由于是江苏籍贯外来务工者的原因,没有上海房产及居住证积分,也就无权在上海就读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学费又太高,普通家庭难以承担。情急之下,杨某动起了歪脑筋。
杨某在网上找到了制作假证件的郑某,郑某收取了1万元的“劳务费”,通过非法手段取得了伏女士一家的身份信息,为杨某伪造了出生证、结婚证、房产证、居住证等证件,供杨某的孩子办理入园手续。
令杨某和郑某没想到的是,伏女士也在近期前往同一幼儿园为孩子报名,导致案发。最终在警方的协助下,伏女士的孩子顺利在幼儿园报上名。经过批评教育,杨某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主动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并向伏女士一家致歉。郑某则因制作和贩卖假证被松江警方依法惩处。对此,警方提醒群众遵纪守法,千万不能动违法的歪脑筋。
新闻推荐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