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全国唯一高考专列启程 2002年6月18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大杨树东大农一中(现大杨树四中)高二上学期分班后的照片。从前面数第二排右一为李佰芳。受访者供图 7月6日,考生们展示在高考专列上写下的许愿卡。A06-A07版图片(除署名外)/吕品(黑龙江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7月6日,李佰芳(中)和考生们在高考专列上合影。受访者供图 考生和家长踏上高考专列。 考生展示乘坐高考专列的定制纪念车票。 考生们抵达阿里河,和列车乘务员挥手告别。通讯员 张学鹏 摄
7月6日上午9时30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站站台上,500余名考生在测温、扫码后登上K5117次“共青团号”高考专列,前往阿里河镇参加高考,这是全国唯一一趟高考专列。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第二中学乡村老师李佰芳背着简单的行李,边走边叮嘱着学生注意安全有序乘车。18年前,K5117次高考专列首次开行时,李佰芳是乘车去高考的考生之一。继2014年、2017年乘坐这趟列车陪着学生去考试,今年,是她第三次陪着学生坐这趟车赶考,“比当年我自己上考场要紧张得多。”
考生每年都要到135公里外参加高考
大杨树镇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聚集地。由于高考考点必须设置在旗(县)所在地,因此大杨树镇考生每年必须到135公里外的阿里河镇参加高考。
7月6日一早,李佰芳带着班里30余名学生坐上了K5117次高考专列。望着眼前有些兴奋、有些紧张的孩子们,李佰芳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2003年,我参加高考的时候,这趟车第一次开,当时还是绿皮车,没有空调。”
学生时代,李佰芳住在距离大杨树镇数小时车程的一个村子里,这里所说的数小时不是距离有多远,而是因为交通闭塞、路难走,导致车程很长。别说到阿里河镇参加高考,就连到大杨树镇的学校上学都十分周折。
当时,李佰芳和同学每次到镇上上学,都是村里谁家有拖拉机或者牛车有空就一起送,如果实在忙腾不出时间,他们便只好自己走出村子。坐拖拉机需要30分钟,走路大概要2小时。出村后再换乘客车,继续颠簸3小时左右才能最终抵达学校。当然,也有另一条相对近的路可以选择,但这条路要穿过一条河,还要坐船,上岸后同样需要再换乘客车。更多的时候,他们情愿多走些路直接去坐客车。
2003年赶上了全国首趟高考列车开行
“那时候因为路程远,学生都是寄宿在学校,衣食住行都是老师帮我们张罗,父母因为忙着农活很少能顾及。我9岁就已经开始住校了。那时候我们这边的老师真的很辛苦。”李佰芳清晰地记得,2003年高考时间首次从7月改为6月,她本做好了和学哥、学姐们一样坐着大客车周转数小时,然后换乘火车到阿里河镇参加高考的准备,可就在考试前夕,全国首趟高考列车开通的消息传到了镇上、传到了学校。
“这也太幸运了吧!高考一定好运!”不知当时有多少考生和李佰芳一样有着这样的感慨,感觉这趟列车为自己助力了一把。对于当地考生来说,去高考不用再各种周折,可以直达考点了。
2003年6月7日,高考如约而至,李佰芳对于高考的记忆只有一个字——冷。“当天内蒙古居然下雪了!当时又赶上了非典,进考场前需要排队测体温。没想到会突然变天,我们都穿着短裤、短裙,所以冻坏了。”至于考场上的细节,时间久远,李佰芳已记不太清了。
当年数小时的路现在只需十几分钟
李佰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大杨树镇,成了一名化学老师。
再次坐在高考专列的车厢里,她觉得,相比当年,现在的学生们幸福太多了。
“我家到大杨树镇,以前需要走路或搭乘拖拉机,然后再换乘客车,现在路修通了,开车10多分钟就能到。而当年需要坐船的河上,也架起了大桥。大杨树镇的学生虽然还是需要到阿里河镇或其他地方去考试,但路通了、平坦了,高考专列也从绿皮车变成了空调车。”李佰芳说,几年前,开车送孩子去考场的家长开始多了起来,但近两年,家长们又开始让孩子坐专列去考试。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高考结束后,大家将各奔东西,集体搭乘这趟火车回家是高中时代最后一次聚在一起的机会。
2003年至今,这趟全国唯一一趟高考专列已经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连续开行18年,运送考生3.4万人次。今年,大杨树当地的5家爱心企业为500余名考生购买了往返车票,让考生免费赶考。或许,对于当地的学生来说,这趟车更像是一辆逐梦车。
专业摄影师在专列上为学生拍毕业照
早在6月中旬,李佰芳悄悄从网上订购了写着高考加油的横幅和脸贴,“我的学生都比较内敛,我也不确定他们是否会贴出来。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孩子们加加油、打打气。”李佰芳从教11年,带过几届毕业班,但这样表达对学生高考的祝愿还是头一回。“真的是比自己上考场还要紧张。希望我的学生们发挥正常水平,考的全会,蒙的全对。”李佰芳笑着坦言。
和李佰芳一样,时隔数年有机会重新踏上高考专列的人不在少数,只是身份已从当年的考生变成了老师、铁路工作人员。大杨树站客运值班员袁静伟今年就要退休,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服务高考专列,她的女儿当年也是乘坐这趟列车去参加高考。对于这趟专列,她同样有着特殊的感情。
新京报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因为疫情,铁路部门为每名考生准备了防疫爱心盒,里面装有口罩、消毒纸巾、纪念车票等礼品,青年志愿者往返于站台引导考生乘车,提供免费矿泉水、钢笔水、笔、小药箱等;专列上免费发放信纸,让考生记录下高考前的心情。此外还邀请了专业摄影师,在列车上为考生拍摄毕业照。
高考当天准备一早到考点给学生打气
7月6日11时35分左右,李佰芳和考生们一起抵达阿里河镇,已有学生家长在车站等候。“和我们那会儿下车后也要和老师一起行动不同,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家长们对孩子高考十分重视,学生坐着火车去考试,家长们要么跟着一起坐火车去,要么直接开车到阿里河镇,安顿好食宿后,再到车站等着接孩子。”李佰芳说,一路上,学生们的状态挺好,只有一位男生不知是紧张还是身体原因出现了晕车的情况,幸好列车上备了小药箱,大家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吃了晕车药。下车前,看着这位学生的状态基本恢复了,李佰芳才放下心。
7月6日下午3时,学生们需要自行到考点进行考试预演,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考场环境和考试流程,避免考试当天过度紧张或出现差错。李佰芳人在宿舍,可一直也没闲着。因为疫情,从上午开始,她和其他老师一直忙着统计填报学生们的健康码和准考证号等信息。其间,有学生通过微信联系李佰芳,她也都是第一时间回复。
“阿里河镇一共有3个考点,学生们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考场,所以考试当天,我也只能见到一部分学生,心里或多或少有点不踏实。”李佰芳称,她和其他老师计划7月7日一早就提前到考点等学生,再最后叮嘱一下,给孩子们打打气。“考试间隙,也计划去看看学生,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陪他们考试嘛。希望所有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
2003年,我参加高考的时候,这趟车第一次开,当时还是绿皮车,没有空调。
现在,路通了、平坦了,高考专列也从绿皮车变成了空调车。
相比当年,现在的学生们幸福太多了。——李佰芳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曹晶瑞
新闻推荐
图为6月13日,周忠诚在智能温室大棚内查看草莓长势。中新社记者张兴龙摄“80后”区域经济学博士周忠诚远赴俄罗斯求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