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牛斌 朱红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银色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条条乌青的柏油路纵横在大棚之间。时下正是大棚蔬菜上市的旺季,在新疆策勒县津南新村农业设施温室区,村民们抢抓时令,开着农用车排着队来采摘蔬菜。
和大多数村民一样,麦吐迪·图如普也在自家的草莓大棚里忙活着。这一茬的草莓基本上已经采摘结束,光草莓这一项麦吐迪收入就达1.5万元,在另外一个大棚,西红柿一项又让他增收了1.9万元。
“以前还担心搬出来不习惯,没想到这里不仅可以居住,还能发展产业致富,而且我孩子上学就在这附近的小学,看病就医去县城医院一抬脚就到了,真是太方便了。”麦吐迪笑着说。
3年前,麦吐迪还生活在距离县城80多公里的山区乡镇恰哈尔乡,那里不仅地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还连年遭受洪水侵袭,脱贫难度极大。“那时候我们家的收入主要靠给别人放羊,一年最多也就五六千元。”麦吐迪说。
如今,麦吐迪的住所距离县城3公里,周边2公里范围内配套建设了天津工业园区,是策勒县农民易地搬迁与设施农业、工业园区相结合的产城融合区。近年来,策勒县积极探索易地搬迁产城融合模式,在城郊、工业园区附近建立了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共接收贫困户2197户。
在策勒县策勒镇西南方向的国道旁,占地6000多亩的津南新村,393套新建的安居房整齐排列。过去的城郊荒滩戈壁已经被整齐的蔬菜大棚、路网以及住宅庭院和防风林带所替代,新建成的路网把津南新村、县城和工业园区连成一片。
托合萨伊普罕·阿里木一家搬迁之前,在山区以放牧为生,收入很不稳定。如今丈夫在县城开出租车,而她则在家附近的温室大棚里种植果蔬,不仅脱了贫,生活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现在我们基本上和城里人一样,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大棚,不少人都在县城、工业园区就业了,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托合萨伊普罕说。
3年来,策勒县探索易地搬迁产城融合模式,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使下山农牧民通过一、二、三产业联动,享受县城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城镇化公共服务,同时围绕周边产业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岗位就业,大大拓宽脱贫增收的渠道。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上海7月2日电(记者杨有宗杜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取得阶段性成果。记者2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