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村好文是日本当代建筑名家,屡获多项设计大奖,还曾为村上春树的住宅、伊丹十三的纪念馆操刀,同时他还被誉为“最会书写的建筑大师”,《走进建筑师的家》《住宅巡礼》等著作展现了他的空间哲学和生活理念,吸引了大批读者。
中村好文 雨宫秀也 图
中村好文的事务所叫“lemming house”,其中“lemming”就是旅鼠的意思,他属老鼠,又过着像旅鼠一样的“仓皇逃窜”,疲于本命的日子。新近出版的中文版《旅鼠:中村好文的欢快生活》散文集就让读者看到一个对生活饱有热情、四处“逃窜”的乐天派。他用简短、纤细、柔和、风趣的文字,记录了日常生活里的美好和旅途中的所思所见。
收拾行李的哲学
一周以后,我将动身前往意大利。为了这次出行,三天前我就把旅行箱找了出来,放在卧室的一角。真正开始收拾行李大抵总是在即将出发的时候,在此之前的那段时间,我会将旅行箱的盖子一直敞开着,随时想起什么用得着的东西就扔进去,我把这段时期称之为“胡乱投放期”。从护照、机票到衣服、洗漱用品等,陆陆续续都被扔进了箱子。
“胡乱投放”行李 书内配图
因为我每天都十分忙碌,以前都是出发前一天晚上才临时抱佛脚,开始收拾行李,然后第二天一早慌慌张张地出门。结果,到了旅行目的地,我才发现—“啊,忘了带那个!”“这个也没带!”在经历过好几次这样的窘态之后,大约从两年前起,我开始尝试缓慢地、持久地收拾行李的方式—— “小火慢炖式”。这种“胡乱投放式”行李收拾法的好处是,很少会忘东西(不能完全杜绝忘东西,这让我很恼火),收拾行李的过程让我对即将开始的旅行有了一个具体的想象,从而做好了旅行的心理准备。简言之,在往旅行箱里扔东西的过程中,心情自然而然地切换到了“旅行模式”。
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一不小心就会装进多余的东西。“先装进去再说”“带过去终归会方便些吧”——像是这类东西,一定要在开始阶段就干脆利落地放弃。这是要诀。因为——旅行不需要带那么多没用的东西,我想要让身体和心灵都轻装上阵,以飒爽的身姿,迈着轻松的步伐,踏上旅途。
写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旅行箱和行李的关系,很像是住所和家具的关系。
“把那些没用的破烂儿都扔掉吧!只留下必不可少的,为生活之舟减负!”这是英国作家杰罗姆·K.杰罗姆 (Jerome K. Jerome)所写的幽默游记《三人同舟》(Three Men in a Boat)中的一段话。这句话虽然创作于一百多年前,但至今都称得上是一句敦促人们思考旅行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箴言。
丢失行李后的教训
飞机终于滑入了目的地的机场跑道,狭窄的机内顿时充满了“放松感”。长途旅行的疲惫和拘束感一下子烟消云散,乘客们那紧张了一路的身心终于可以松弛下来了。
我也颇喜欢这种“放松感”,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这种欢快的氛围里。然而,这样的惬意时光也并不能长久。一直在心里记挂的那个东西倏地一下闪过脑海,于是整个人又因为新的紧张感而绷了起来。担心的不是别的,正是行李。不知为何,我在机场托运的行李总是有很大概率不出现在行李传送带上。也就是说,我的行李经常成为“丢失的行李”。
行李传送带 书内配图
几年前,我曾经在巴黎、伦敦和格拉斯哥这三个地方转机前往爱尔兰,当时我的行李完全不知去向。在我抵达目的地好多天以后,我的行李被送到了爱尔兰西部边缘的一个荒凉的村子。忠厚老实的配送员一脸万分抱歉的神情站在我面前,手里提着我的旅行箱,那箱子简直惨不忍睹——到处都是划痕,脏兮兮的,就像一个疲惫不堪的旅人。看到我钟爱的旅行箱变成这副模样,我几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立刻冲过去将它抱在怀里。话说回来——行李丢失之后最初的几天,“这也没有,那也没有”,生活十分不方便。我预感到:看来这次一时半会儿是找不回来了。于是便在偶然经过的、都柏林街上的一家 MUJI(无印良品)店里买了小包、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来做应急之用。
结果,令人惊讶的是,再接下来的几天里,凭借着装在小包里的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我竟然生活得很好,没有感到任何不便。不仅如此,由于自己不用再为行李而牵肠挂肚,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享受轻装旅行的乐趣。
每当我收拾行李时,有关那次旅行的记忆总会被唤醒。虽说如此,我倒也没变成行李极少的人。行李还是普通的量,只是不再害怕丢失行李了。
夏天的味道
千叶县九十九里滨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这里曾因地拉网捕鱼业而兴盛一时。在大量捕获小鲹的夏天,晚餐的固定菜品是小鲹鱼碎。
九十九里滨风光 资料图
所以,一到夏天,我总是会想起做“小鲹鱼碎”时鱼头刀击打在菜板上发出的愉悦的敲击声。黄昏时分,附近人家的厨房里都开始做小鲹鱼碎,从一扇扇打开的窗户里几乎同时传出菜刀和砧板的撞击声。无数种节奏和音色时而同步,时而错开,时而共鸣,编织成一首奏鸣曲,回荡在小城的街道上。那种感觉就像是嘉年华前夕行走在里约热内卢的小巷。一说起“小鲹鱼碎”,大多会联想到一小碟“将切碎的小鲹鱼肉与切碎的紫苏叶、姜末和野姜末拌在一起”做成的料理。不过,我小时候吃的小鲹鱼碎完全是另一种做法。
制作Namerou 资料图
前面我也写道,“街上回荡着鱼头刀敲击砧板的声音”。我们乡下小城做的“小鲹鱼碎”,真的是将鲹鱼和调味料(紫苏、生姜、小葱、辣椒、大蒜等)用鱼头刀不停地敲打,再加上味噌酱,将所有原料混在一起敲打制作而成的。剁着剁着,就变成了黏糊糊的类似“Namerou”(一种将生鱼肉剁成黏稠状的料理)的东西,颜色也变成了灰色甚至米色。由于鱼肉里混杂着细碎的紫苏、辣椒等,于是就变成了“再生纸风格”的鱼肉酱。将剁好的鱼肉酱盛到大盘子里摊平,厚度大约6至8毫米。这时候,九十九里的传统做法是,将鱼酱摊成树叶形状,再用刀印出平行四边形的印痕,以方便大家取用。最后,在”树叶”上浇上大量的醋,直到马上漫过鱼肉酱表面为止。好了,终于完成了。在吃之前先放入冰箱冷却,然后加入少许酱油,和刚刚蒸好的米饭一起吃……啊!只是这样写着,就让我口水流一地了……
夏日的蝉鸣
几年前,我每到周末都会去逛台北建国南路高架桥下的玉器市场。
台北建国假日玉市 台北旅游 图
玉是翡翠这类美丽石头的统称。在玉器市场上,卖的都是用玉石制作的新旧装饰品和工艺品,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当时,我想买的是一种名叫玉蝉的工艺品,是将玉石雕刻成了蝉的形状。在中国汉代的王侯贵族之间, 曾经盛行一种风俗——人们将玉蝉放入逝者口中,祈祷逝者精神不死,重获新生。因此,玉蝉也是一种丧葬用具(丧玉),亦称作“含蝉”。台北故宫博物院展示了许多玉蝉名品,相信许多人对此并不陌生。战国玉蝉 台北故宫图
汉玉蝉 台北故宫图
我是偶然从飞机上的杂志里看到了相关的文章才知道的。当我看到杂志上玉蝉的照片时,就对它一见钟情了。当时心想,一定要亲眼看一看实物,要拿一个在手里把玩,亲自体验那冰凉顺滑的手感。其实,在我家里有一个蝉形小物件的微型收藏,我很想把玉蝉也添加进去。最初,我只是想着:“哪怕能找到一只玉蝉,我也赚了。”可是一旦走进了市场,逐家店铺地物色起来,就发现玉蝉比我想象的多多了,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玉石混杂”。最终,我去了好几趟玉市,一共买了5只大小和颜色各异的玉蝉。
玻璃皿里的“蝉鸣” 书内配图
我将买来的玉蝉同我家收藏的其他蝉形物件(同样在玉市购买的可随身携带的黄铜笔洗、会发出声响的马口铁蝉形物件、在佛罗伦萨发现的蝉形橄榄油香皂、在法国南部的修道院买到的蝉形胸针、在路边捡到的蝉的尸体)一起放在一只大玻璃皿中,将它们像标本一样装饰了起来。酷热难耐的夏日,窗外,此起彼伏的蝉鸣交织成恢宏的乐章。这时,你会发现,玻璃皿中也在上演着一场蝉鸣音乐会,其热闹程度不亚于窗外的世界呢。
《旅鼠:中村好文的欢快生活》,[日]中村好文 著, 孙雅甜 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楚尘文化,2020年6月
(本文摘选自《旅鼠:中村好文的欢快生活》,标题、小标由编者所拟。)(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新闻推荐
江西赣州将迎来第二座民航机场。据《赣南日报》报道,6月30日,随着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一声令下,数十台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