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宇鹏博士与队友在野外采样。
扫码观看本新闻更多蘑菇种类毒理>>>
食野生蘑菇中毒,7个方面伤身
食物中毒频发,野生蘑菇变“杀手”
为什么野生蘑菇已成为我国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这主要可归纳为两个因素,其一是中毒症状较多,其二则是病程发展跌宕起伏。
盖宇鹏博士介绍,我国著名的真菌分类学家陈作红、杨祝良、图力古尔、李泰辉在其毒蘑菇专著《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中,根据靶标器官不同,将中毒症状分为7种,分别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性皮炎型。
胃肠炎型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到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死亡者很少,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神经精神型,引起这类型反应的毒素有多种,有些毒素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有时在溶血后可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甚至继发尿毒症等危重症状,严重者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肝肾损害型,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白毒伞中毒就属于这一类型,毒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90%~100%。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这类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光过敏性皮炎型,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
价值>>>
蘑菇毒素已用于癌症等疾病治疗
毒蘑菇并非洪水猛兽,其巨大的价值也逐渐被认知。盖宇鹏博士介绍,比如在森林保护领域,许多毒蘑菇是重要的外生菌根菌,一些毒蘑菇的代谢产物具有生物防治潜力,它们都是森林健康的保障;在医药健康领域,越来越多的蘑菇毒素应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更多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认知。
在几天前,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了安全提醒,根据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显示,由于近期雨水集中,本市有市民因采食野生蘑菇而发生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生命。随后,记者采访到了青岛市海慈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鲁召欣,鲁大夫介绍,在青岛每年都会出现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事件,基本在每年的6~9月份,不少患者中毒后出现了肝肾衰竭、危及生命,即使在抢救后挽回一条生命,后续的康复也是一个非常漫长、艰难的过程;提醒广大市民,一定不要轻易采食野蘑菇,一定到正规市场去购买无毒的蘑菇,如果进食野蘑菇,一定保存好蘑菇实物样品,以便在万一发生中毒事件后根据哪一种毒蘑菇为患者对“症”下药,一旦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不论症状是否减轻,立即由家人送至医院急救。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一些可食和有毒的蘑菇种类难以分辨,人们对毒蘑菇的识别能力有限,无资料可查,仅按个人过去的习惯和经验采集,存在侥幸心理,是引起重大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盖宇鹏博士说,坊间传说着各种有关辨别毒蘑菇的土办法、传统方法,这些鉴别途径往往都是极不可靠的。又如人们认为“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这也是不对的,野生的蘑菇往往可被蛞蝓摄食,这里面就包括了大量的毒蘑菇,诸如此类的错误观念还有很多,如用银器检验是否变黑、是否有汁液流出、是否受伤变色等检验方法均是极为不可靠的。
但是,雨后出现的又鲜又嫩的野蘑菇的确吊足了喜欢吃野生菌类人们的胃口。不过,在决定吃之前,请跟随半岛记者看一份数据:2011年,泰安市7人采食蘑菇后发生中毒,经全力抢救,最终还是导致了3人死亡;2016年7月24日,济南一家四口食用野蘑菇后中毒,上吐下泻,其中家里八岁的小男孩因食用较多,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三天之后,还是不幸身亡;2017年9月,平度两家六口吃野蘑菇中毒,其中两人不治身亡;2018年7月13日,西安母女3人因误食野蘑菇中毒,9岁小女儿已离开人世,另母女在ICU抢救,透析一疗程至少需要20万元;2019年4月7日下午,海慈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疑为蘑菇中毒的男患者,男子65岁,医生立即对该男子进行血液净化,清除毒素,尽管医生拼尽全力抢救,但由于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还是没能把男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17个省份共有276起蘑菇中毒事件,共计769人中毒,造成22人死亡,事件涉及70种毒蘑菇。更多的个案尚不在统计中,所涉及的物种数量也仅占我国目前所知毒蘑菇种类的16%,群众防范意识较弱,我国每年仍有毒蘑菇中毒乃至致死事件的发生。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例数占全国食物中毒总例数的12%,死亡人数占35%,野生蘑菇已成为我国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
今年的雨水相对于往年似乎更勤一些,给户外的野生蘑菇提供了更好的“温床”。连续多日,记者在市区内多处的景区、居民区和道路绿化带发现,雨后的草地长了一簇簇野蘑菇,这些野蘑菇中有红色、黄色、褐色等颜色,形状和种类也各不相同。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对于哪种是毒蘑菇也无法分清。因此,记者在这里提醒大家,遇到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切勿垂涎,记住一句话:管住嘴手,迈开腿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邹明强通讯员陈明冯翠婷)广东省阳江市截污及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前不久完工,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建设方中国一冶项目...